咸阳高新区:“五招”发力 建设现代化新城区

华商报 2022-03-30 02:29 大字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今年3月,咸阳高新区一处处工地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高新渭河大桥首片钢梁成功架设;西部智谷内,研发办公楼已装上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闪亮;秦星雷丁汽车二期厂房已建设完成,正在组装设备......

今年以来,高新区正加足马力抢先机、开新局,稳步推进企业项目开工复产、优化营商环境、加速产业链式集聚,全领域“提速提质提效”,通过打出“稳、准、快、新、融”五招组合拳,开启现代化新城区建设新征程。

稳:稳中求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关键。

近日,咸阳高新区向区内8户企业发去表彰贺信,发放奖金295万元,表彰奖励各企业2021年实现产值和效益稳定增长,为高新区经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2021年,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和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高新区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实现营业收入1325.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807.3亿元,有力地支撑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高新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保持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应对疫情冲击,精准落实防控措施,确保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十分重要。

存量稳,推动增量进。在疫情期间抓好35户重点规上产业链企业保供,保障疫情防得住、生产不停止;推进“规上”企业培育,力争全年新纳规企业10户以上。

月度稳,推动全年进。将全年任务分解到月,细化到天,以天保月,以月保年,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和技改扩能,全力扩大经济总量,确保全年经济稳步发展、持续向好。

措施稳,推动目标进。出台防疫8条、惠企暖企17条、税费减免和奖补、奖励稳增长突出贡献企业等政策,保障全年经济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准:精准招商 壮大主导产业集群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源头活水。

2021年,高新区举办科创咸阳电子信息高峰论坛、医药项目集中签约等大型推介活动8次,赴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开展招商活动37次,新引进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华道生物等23个项目,总投资352.1亿元。招商到位资金204.87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7.8%,连续5年被评为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来抓,紧紧围绕打造四大优势产业集群,运用投行思维,龙头带动、平台聚集、创新孵化多措并举,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态势。持续对接小米、迪马股份、张江医药工业园等20户企业,力争全年招商引资突破235亿元。加快建设西部智谷三期、高科云谷、高新·未来科学城等百万平米厂房,实现企业拎包入住、快速落地达产。

快:千亿投资 拉动项目加速跑

经济跑得快,全靠项目带。

在今年2月7日的全省重点项目建设视频观摩中,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三期——高导热与高密度印制线路板用覆铜板产业化项目作为省级重点项目被推介。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高新区电子显示产业链条,对打造千亿级电子显示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高新区月月有开工、季季有观摩,承担4次全市重点项目开工主会场任务,新开工建设重点项目45个,项目开工率100%,建成投产项目31个。承担省级重点项目7个,完成投资26.4亿元,超目标任务25.4亿元。电子显示产业实现产值245亿元,增长60.9%,龙头企业彩虹光电实现产值150亿元,利税49亿元。项目快速推进,产业持续壮大,奏响了高新发展的最强音。

2022年,高新区将开工建设9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31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75亿元,其中新建项目78个,续建项目17个。特别是投资91亿元的电子显示战略产业集群配套项目,厂房已经完成桩基,预计9月份建成封顶,安装设备,力争2023年6月点亮投产,突破“卡脖子”技术,使咸阳电子显示产业形成“双龙头”引领格局。

新:创新驱动 打造秦创原咸阳核心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2年2月11日,咸阳市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对2021年度咸阳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排名进行了揭榜。咸阳高新区3家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排名前十,4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排名前十。

自2021年3月30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正式启动以来,咸阳高新区以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为统揽,全力搭平台、抓项目、促转化。先后举办大型路演活动3次,为企业牵线搭桥签订合作项目14个,推介科技成果项目18个,引进高层次人才24名,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个。

2022年,高新区将落实秦创原三年行动计划和政策包,通过一人一策、一团队一策、一项目一策,积极吸引高科技人才来高新区发展,引进高科技项目落地。尤其是把开展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合作放在突出位置,全年招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个以上,招引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开展科技路演、“揭榜挂帅”机制引入科研成果,发挥好科技经纪人队伍作用,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双向交流合作。一颗颗创新种子,正在高新区慢慢长成大树。

融:产城融合,建设现代化新城区

推进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咸阳高新区精准对接百姓需求,从住房、入学、人居环境等民生项目入手,全面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今年,高新区计划建设基础设施类项目16个,重点建设“五纵五横”城市路网等基础设施项目,拉开城市骨架。

除此以外,推动城市配套类项目18个,开工建设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教育、医疗、商业等一项项重大民生工程的加速推进,让高新区的幸福成色更足。

征程万里仍需快马加鞭,东风强劲正待扬帆起航。

2022年,咸阳高新区将以优化整合为新起点,唱响“二次创业”主基调,抢抓“秦创原”建设大机遇,打好“产城融合”组合拳,瞄准建设“一座新城区”目标,努力为全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高新力量。

用3年时间,GDP突破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在全国排名进位至70名左右,向国家级一流高新区迈进,使高新区成为创新之都、活力新区、宜居新城。

咸阳高新区:以科技引领创新发展

打造秦创原咸阳核心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2021年3月30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正式启动以来,咸阳高新区以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为统揽,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之路。

科技成果:转化与保护并行

知识产权是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咸阳高新区通过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政策引导等方式,把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管理、维权作为保障企业创新动力的有效支撑,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资金奖补政策,以主导产业申报省级专利导航,用完善的政策体系和专业的服务技能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保驾护航。

近日,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发布了《2022年度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拟推荐名单公示》,其中咸阳高新区入围2022年度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这无疑是为加强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的咸阳高新区修砌了“防火墙”。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上,一方面,咸阳高新区督促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创造能力,截至2021年底,咸阳高新区内企业共申请专利509件,增长17.4%,其中发明专利133件;专利授权278件,增长19.7%。另一方面,咸阳高新区也在积极引导区内企业借助市科技局“揭榜挂帅”机制引入科研成果,提升技术实力,2021年引导区内6家企业与西安高校、科研院所对接,筛选出9项意向清单。其中,购买专利4项,科技成果转化4项,合作研发1项。

如果说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健全则可以视为为企业科技创新立住了“定海神针”。2021年4月25日,咸阳高新区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开展知识产权入园入区服务,提升园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

咸阳高新区一手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手抓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筑牢强区之基。

“两链”融合:企业与产业并行

政府引导是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对接,推动“两链”融合的“催化剂”。而这其中,企业则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第一主体。

2月11日,咸阳市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对2021年度咸阳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排名进行了揭榜。咸阳高新区3家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排名前十,4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排名前十。

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代表的创新主体阵营不断壮大,正是咸阳高新区深耕创新驱动发展、加强产学研融合双向引导的缩影。

2021年,咸阳高新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市级瞪羚企业3家,省级瞪羚企业2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新增省级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

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互动不断增多,各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耦合,科技创新所激发的能量也逐渐从企业内部走向产业链条。正是看到这一点,2021年,咸阳高新区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着眼打通“产学研用”链条,促成科研院所与企业签订合作项目14个,推介科技成果项目18个。此外,咸阳高新区各双创载体新入驻双创项目35个,在孵企业达127家,年产值达4.8亿元。

如今,西交大高纯镁、气相沉积涂层等院士项目已在咸阳高新区落地转化,加州大学水滤红外A光学医疗器械项目、剑桥大学新型医疗级化学键精准裂解技术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芯片封装材料项目等20余项成果转化项目已初步达成落户咸阳高新区意向。

让创新型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红利,让创新要素找到适合准确的科技创新位置,用企业创新带动产业升级,用产业升级支撑经济发展,这正是咸阳高新区为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下出的“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内在统一”创新驱动大棋。通讯员 柳洪华

新闻推荐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高质效落地

3月29日,在咸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咸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赵亚光作检察院工作报告。赵亚光表示,2017年以来,...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