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冲上热搜!跟草莓有关系吗?看这里受访专家:市中心医院传染病科主任 赵文轩
本报记者 吴萍
近期,吃草莓会得出血热的消息一度上了微博热搜。入冬以来,咸阳市中心医院东郊分院传染科也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
出血热是北方常见的传染病,与新冠肺炎一样,同属于国家乙类传染病,处置不当也可以带来相当大的危害。
然而,今年出血热高峰来临之时,不少网友将矛头指向了草莓,称因种植基地老鼠过多污染了草莓,导致人吃了之后感染了病毒。
那么,正是草莓季,还能不能安心吃草莓?什么是出血热?会不会人传人?
这些问题,咸阳市中心医院传染科专家赵文轩为你解答——
先说结论,草莓与出血热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为老鼠。
什么是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出血热的传染源是汉坦病毒的宿主动物,主要为鼠类啮齿动物。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在10月至次年1月会出现一个大高峰,因此冬季防范出血热不能少。
出血热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携带病毒的鼠尿、粪、唾液等污染环境,可形成尘埃或气溶胶被易感者吸入;还可通过消化道、接触传播,也可能存在虫媒传播;孕妇感染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另外,被老鼠咬伤也可能传播。
注意:人与人之间一般是不传染的。并不是只要接触到鼠类排泄物或者被老鼠咬后就一定会发病,这与老鼠的种类和是否带毒有关。本地主要带毒老鼠是黑线姬鼠,属于野鼠,鼠背有条很明显的黑线,个头不大,一般出没在田间、野地,带毒率较高。
如何预防出血热?
防鼠、灭鼠是最重要的措施。注意环境卫生,应用药物或机械等方法及时灭鼠。
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最有效措施。接种人群: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及工作生活中经常接触鼠类的高危人群。
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接触传染。高峰期尽量不去野外老鼠有可能生存的地方游玩,不在野外荒草地上坐卧、露营,避免与老鼠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接触;不在不卫生的小饭馆就餐,不吃生冷特别是容易被老鼠类污染的食物、水和饮料等,住宅、办公室不要裸露摆放正在食用的食物,以免招引老鼠;在野外工作人员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要避免皮肤黏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消毒处理。
得了出血热怎么办?
出血热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一般临床分为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潜伏期一般为7—14天,以两周多见。在发病初期,大多病人的临床表现像感冒、发烧,容易忽视。
冬季正值出血热发病高峰期,在发病早期会出现“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及“三红”(脸、颈和上胸发红)等症状,与流行性感冒非常类似,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去正规医院进行救治,以免延误治疗。 (F)(2)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记者陈肖容)12月23日,市委网信办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队”由分管领导带队,来到秦都区吴家堡街道办毕塬路社区,协...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