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咸阳乡间的广播
王一阳 王军营
20世纪70年代,人们普遍生活贫穷。在咸阳的普通村社里,农户私家也很少拥有一台收音机(也叫广播)。当时,人们要获知一些消息,基本都依靠村内的喇叭。
那时候,普通的乡村管理模式都是生产大队,基层自然村落都叫某某大队。一个大队部有一个喇叭,里面有时播放新闻,农忙时转播天气预报,有时给大队群众广播重要通知。群众家都有个简陋的喇叭音盒。音盒挂在房间墙壁高处,方正木制的外壳,内部安装一个形状类似饭碗的黑纸喇叭,用电线家家相连,然后集合起来又与村大队总线连接。使用喇叭时,大队部打开总开关。喇叭里时常发布村社通知,播放秦腔样板戏,高唱革命歌曲。但是,在夏季的麦收时节,或者冬天的严寒腊月,关中地区尤其渭河北岸,时常会遇到狂风暴雨或飞霜飘雪的极端天气。所以,通往村民家里的喇叭电线经常会遭殃,经不起外界环境的多次折腾,发生故障也是常有的事情。人们听广播时经常需要凝神静气,竖起耳朵,努力拨开喇叭里嘶拉嘶拉的杂音,才能真正辨析清楚广播内容。若线路损坏,就彻底不能接收信息了。
后来,村大队部购买了大铁喇叭。铁喇叭不需与每户村民连线。它有银亮的铁皮外壳,固定架设在大队部附近高高的电线杆或大树杈上,只扯一根数十米长的电线与村办公室内的扩音器连接起来。村队干部发布通知时,在扩音器上一喊,不管村民在田间劳作还是家里用饭,基本上就全都听见了。闲暇时间,一些歌曲,戏剧等,都在这里广播了。但是,其语音效果还不太好,杂音回响避免不了。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有一些少数家道殷实的村民,偶尔购买了无线电收音机。收音机一台的价钱大小数十元不等,而且需安装干电池才能打开。一块干电池价值三五角甚至一元,相比普通人家日常生活所需盐碱调味品的支出还要多。所以,收音机并非每家每户都有,许多人买不起。那时,一家人打开收音机,往往周围会聚集守候多个村邻,热闹兴奋地收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民的日子逐步富裕起来。80年代初以后,私人收音机在咸阳普通农户家里慢慢多起来,逐步走进普通群众的生活里。广播电台的节目也日益丰富多彩,逐渐制作出能够适应不同年龄人群的广播节目。人们日常通过收听广播了解国内外大事,获知农业科学信息,指导农业生产。那时,人们没有常看电影的机会,许多乡间老年人,还是喜欢收听广播里每周固定时段播放的传统秦腔戏。新时代的青年人则逐渐喜欢上收听广播剧、评书等节目,像《杨家将》《岳飞传》等评书播放时,大街小巷随处可听到曲艺家刘兰芳铿锵的声音。80年代初全国热播过两部电影,一部名叫《咱们的牛百岁》,讲述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农村社会剧烈变革中发生的一些小故事;另一部就是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人生》,反映那个时期青年人的感情生活,关注普通基层人群,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当时许多村民,都是通过收听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剧,熟悉这两部电影剧情的。收音机里也常有儿童节目,小孩子们最喜欢听中央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哒滴哒,哒滴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每当周日下午三点多,许多孩子们静静守候在收音机旁,思想紧跟着精彩故事与优美音乐,慢慢地驰骋放飞,伸展想象的翅膀……
80年代中后期,人们生活更富裕了,乡村里的电视机又慢慢多起来,并逐步地替代了收音机的部分功能。如今,群众生活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两相对比下,四十年前的广播记忆,就能很好说明,今昔生活日新月异,社会巨大繁荣。 (B)⑤
新闻推荐
本报讯(翕鹋)咸阳市作家张向阳散文集《仿佛就在昨天》一书,近日由北京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公开发行。该书收录了作者三十年...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