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文化文明“魅力城”

咸阳日报 2021-09-04 08:24 大字

本报记者 刘计划

四通八达的道路、秩序井然的车流、文明礼让的行为;别具风格的公园和广场、环境幽雅的小区、关系融洽的居民……目及之处,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让咸阳市这座历史名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用文化提升品质,用魅力放大幸福。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这一思路,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力,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上出招。当前,全市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128个,其中130个镇(街道)全部建成文化站,1998个村(社区)全部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让群众乐有去处,文化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不断放大,群众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两寺渡公园打造的秦文化,渭柳湿地公园以党建为主题打造的红色文化,各街道办打造的社区文化……展示着不同时期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以“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为统揽,咸阳市举行了“正月文化闹咸阳”、“今年花开逛咸阳”、第三届咸阳市文化艺术节、建党百年庆典等一系列活动,受惠群众百万人次,也让市委市政府打造的“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人民幸福更有质感。

外增颜值,内修气质。以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提升,聚增城市魅力,咸阳市通过以文化资源为支撑、遗产保护为主线、文化展示为平台、项目建设为抓手,将全市帝陵景区、人文景区、红色景区、田园景区以及乡村旅游、文化休闲等项目连片整合,打造独特的文化和旅游体系。

5月21日,秦都区举行首届文艺创作精品表彰大会,拿出百万元重奖优秀文艺团队、文艺界领军人才,目的是推动形成文化传播、文化制造、文化演艺、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助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这一举措,是咸阳市以文化育新人的一个具体实践。

引进文化传媒企业,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更加适合城市发展和群众需求。文化产业上,引进总投资1000亿元的大秦文明苑、三原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中华赏石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形成了袁家村、马嵬驿等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集聚度高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

文明,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更是一座城市亮丽的底色。“七一”前夕,全国最大面食夜市重新开张,汇通夜市华丽转变,让市民和城市的文明提升了一大步。

汇通夜市的改造提升,也是咸阳市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缩影。总投资1.4亿元的渭城区政府门前、体育场十字等7处人行天桥工程;总投资75.04亿元的思源北路和安虹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总投资12.4亿元的团结北路、二厂路、立信街“三隧”工程……不断增进群众福祉,优化城市服务功能。

高科一路跨渭河大桥、地铁1号线三期……宜居之城的交通服务体系正在加紧实施,实现着与西安同城同地铁同机场、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的实施,让广大群众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信心倍增,公交站旁、候车大厅市民自觉排队;十字路口、斑马线上,车让人人守规成为常态……广大群众用言行不断打造着“魅力城”。

文明城市需要道德滋养,善美成风需要榜样引领。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咸阳市持之以恒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道德讲堂2万多次,设立善行义举榜5万余个,打造好人馆、好人街、好人公园10多个。推出以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为原型的电影《岁月粮心》《信·守》《无翅飞翔》等文艺精品10余部。

截至目前,全市涌现出各级各类模范及身边好人1113人次,居全省各地市前列。其中,全国道德模范2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5人次;省、市级道德模范143人;上榜中国好人120人,上榜陕西好人、咸阳好人863人次。全市注册志愿服务团体3203个,实名认证志愿者38万余人。

文化与文明的深度融合,推动“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跃升,文化自信成为了最持久最深厚的城市底蕴、城市根魂,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走进咸阳,投资咸阳。

“百企进咸投资兴业”大会,签约项目222个,总投资5629.3亿元;“民企助咸共创共赢”发展大会,签约合同项目195个,投资额1573.6亿元。签约的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文体康养等多个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群众福祉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化是文明的积淀。当下的咸阳,广大群众正在享受“花好月圆话咸阳”的文化盛宴,也更加激励着大家干事创业谋发展的动力。8月份,今年第八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97.76亿元的53个项目,让文化文明“魅力城”更有温度、更有品位。 (B)⑩

新闻推荐

渭城公安强化督导检查 护航秋季开学安全

本报讯(范帅锋记者冯旋)8月29日,渭城公安分局全面开展校园安全督导检查工作,确保“开学季”校园安全稳定。8月26日,渭城公安分...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