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的华丽嬗变 记者孙文珍 樊小帅 刘阳

延安日报 2021-05-26 09:10 大字

排着长队的粉汤羊血、油锅里现炸的脆香大麻花、石头磨盘上红彤彤的辣子、青花瓷碗里白嫩嫩的豆花、自制的醇香酸奶……5月20日上午,“晒比看·陕西日报全媒体行动走进咸阳”调研采访团走进袁家村,在石板铺就的路面、挂着幌子的食肆、古朴的关中建筑之间,感受着她的风貌和文化。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袁家村是出了名的‘烂杆村’,全村37户人家,大多住在低矮的土坯房中,有15户甚至住在地坑窑里。这样的日子一直到1970年郭裕禄担任书记以后才逐渐有所改观。”袁家村党总支副书记师馨一说。

为了解决温饱,郭裕禄一上任便带领全村上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通过挖坡填沟、平整土地、打井造渠,把村里的坡地、小块地变成平展整齐、旱涝保收的水浇地,粮食产量节节攀升,袁家村也成为发展农业“学大寨”的模范村。

为了方便运输,村上成立了运输队。从手扶拖拉机到大型拖拉机,再到卡车和大型卡车,运输工具的不断更新换代见证着袁家村集体经济的蒸蒸日上。

1983年,袁家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支柱企业——袁家村水泥厂;1992年,村上加大投资规模,进军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实现了从农业稳村向工业富村的成功转型;1993年,袁家村成立了集农工贸为一体的集团型企业——袁家农工商联合总公司……

经过多年的发展,袁家村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从1970年的29.6元增加到2000年的8600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袁家村遇到了当时国内很多“小康村”都面临的发展难题。

在之后几年时间里,多个村办企业的陆续倒闭让袁家村再次面临抉择。2007年,是袁家村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2007年来,袁家村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培育和扶持优势项目,增资扩股,成立农民合作社。调节收入分配,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利益共享,共同富裕。初步满足了都市居民周末一日游的需求,也解决了村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在2007年,乡村旅游刚刚起步,农家乐是时兴的形式。我们的想法是靠关中民俗吸引游客,靠农家乐带动增收。”师馨一说,为了避免农家乐千篇一律,村里又打造了一条小吃街,汇聚了关中特色美食。

2009年,袁家村“饮食一条街”建成带火了袁家村,但仅有美食,产业链还是太短。2010年,袁家村再次转型发展度假游,作坊街、艺术街、酒吧街纷纷建立起来,骑马、卡丁车、直升机观光等娱乐项目先后落地。

当年,袁家村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随后的2011年,多层次、多品位的“关中印象体验地”建成;2012年,“酒吧咖啡一条街”建成……

为了延长产业链,2015年袁家村提出来“走出去战略”,即进城出省。通过整合全国优质农副产品,将袁家村品牌推向全国,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

2017年,袁家村接待游客超过5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8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万元,集体经济资产超过20亿元。

如今,袁家村吸引了1000多名创客,吸纳了3000多人就业,还把关中印象体验店开进了西安和咸阳,生意火爆,一座难求。

但是,袁家村并不满足于此。于是,“走出去战略”,即进城出省便应运而生。通过整合全国优质农副产品,将袁家村品牌推向全国,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

若将袁家村比作展翅高飞的雄鹰,那么它正飞入最适宜翱翔的气流。一方面,实施“进城”战略。以“农民捍卫食品安全”为宗旨,整合绿色健康食材,进军西安高端商业综合体,让健康美味的关中传统小吃和优质食材融入城市消费场景。每一家城市店都是一个农民合作社,将袁家村优质农副产品送进全国千家万户的厨房和餐桌。

另一方面,实施袁家村“出省”战略。凭借独特的发展思路、创新理念和成功经验,通过整合人才、资本和市场资源,袁家村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输出袁家村品牌和商业模式,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打造具有地域民俗文化特色的体验景区。

听,新征程鼓点激越;看,袁家村人豪情满怀!那一幅幅生动画面,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美好场景。

目前,袁家村在陕西省内西安、咸阳、宝鸡等地的城市体验店已达17家。同时,已先后打造了青海河湟印象·袁家村、河南同盟古镇·袁家村、山西忻州古城·袁家村、海南博鳌印象·袁家村4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旅游体验地。下一步,袁家村今年计划在江苏宿迁开设新项目。

新闻推荐

省计生协家庭健康大讲堂在咸阳市启动

本报讯(杨楠记者吴萍)5月17日上午,省计生协家庭健康大讲堂启动仪式在秦都区吴家堡办事处举办。现场国家生殖健康咨询师、国...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