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咸阳市人社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业总量225万人 技术人才24万人 技能人才28万人

咸阳日报 2021-04-04 09:02 大字

本报讯(记者 高依)3月31日,记者从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三五”时期,全市人社系统不断改革创新,稳岗就业、人才引进和培训、职工参保等工作均实现跨越式发展。

紧盯民生根本,全市就业大局总体稳定。咸阳市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稳企业、扩岗位,建基地、优环境,强服务、提质量,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五年来,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亿元,贷款余额超8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就业总量225万人,就业创业工作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兜牢民生底线,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为抓手,咸阳市突出扩面、提标,强化经办服务,落实降费政策,社会保险总费率由41%下降到33.95%,为企业减费超过10亿元,援企稳岗返还近5.2亿元;建立社保待遇正常调整机制,企业职工人均月养老金标准由2015年的2342元提高到2861元,城乡居民月平均养老金提高50元,失业金人均月标准由“十二五”末的945元提高到1530元。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累计参保人数分别为307万人、40.6万人、53.5万人,较2015年末同比增长2.1%、3.5%、7.2%,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筑牢发展根基,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咸阳市狠抓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服务工作机制,突出加强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激发人才活力,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结构趋于合理、质量稳步提升。到“十三五”末,全市技术人才总量24万人、技能人才总量28万人。

坚持系统治理,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积极推进经济增长与劳动者收入同步提高,全市一、二、三类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800元、1700元、1600元,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320元、330元、340元。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和调解仲裁作用,保障劳有所得,“十三五”期间,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96%以上,帮助1.6万余名农民工追发工资1.5亿元。

持续简政放权,人社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结合“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扎实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全面清理规范各类证明事项,大力推行“一枚印章”管到底。五年来,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项,下放管理权限7项,梳理公布人社服务指南清单192项,实现网上经办71项,在全省首个开通了人社政务服务旗舰店,人社公共服务发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转变。(B)⑦

新闻推荐

咸阳市工人文化宫推出讴歌“梦桃精神”歌曲《丝念》

本报讯(张翟西滨)近日,在陕西省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征歌展播活动中,咸阳市工人文化宫、市职工文化艺术创作创新...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