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组织堡垒 践行援藏宗旨 咸阳市中心医院第10批援藏医疗队队员真诚为民服务

阳光报 2020-12-29 01:31 大字

转眼,咸阳市中心医院第十批援藏医疗队员完成援藏任务归来已一月有余,队员们在简单调整之后迅速回归到既往工作当中。

半年多前(5月7日),咸阳市中心医院第10批援藏医疗队队员胸心外科张涛、口腔科马辅安、麻醉手术部宋俊、超声诊断科雒尧、肿瘤三科尚云横跨昆仑山脉,奔波、辗转4700余公里,来到对口援建单位——日土县人民医院。5人当中有2名正式党员和1名入党积极分子。

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刘璐华 张涛 文/图 

建强组织堡垒 催生支边动力

日土县坐落在神秘美丽的班公湖旁,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海拔6800米,县城距离边境线约70公里,冬季长达6个月,气压和氧气含量相比下降40%~60%,年均风力达4~6级,最低气温达零下50度,群山皆被冰雪覆盖。大自然的壮美与恶劣的气候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医疗队队员们从身心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环境越是艰苦,越要把组织建强。”老党员张涛说。在张涛的电脑桌面上有这么一张类似于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计划的表格,甚至更为丰富、细致。

每周二晚上学习藏族传统文化;每周五下午与藏族党员一起开展“学汉语、学藏语、学习俗”的“三学”活动;每周末下乡到藏民家一起拉家常,学做藏族美食,一起放牧唱歌;每月下乡为藏民送药品、向院党委汇报工作……各项工作安排得非常详细,不仅每项内容都有相应人员负责和保障,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活动开展后的详细记录,具体到下乡到哪个村哪个户,与哪些人一起交谈了什么、大家收获了什么……

自2011年以来,院党委便相继出台系列措施,对援藏人员的工作、生活给予多层面的关心与支持,已投入60余万元。 

践行援藏宗旨 真诚为民服务

藏区有“男人不在家,外人不许入户”的传统风俗。为避免引起矛盾与误会,医疗队与驻村干部联系,摸清牧民放牧规律,把下乡时间调整到早上未放牧之前和下午牛羊回圈以后。

最后,医疗队决定分成两组,一组白天跟随羊群行动,主要为放牧的牧民体检;一组早上天不亮摸黑出发,在藏民放牧前完成家庭妇女的体检,一大早没完成的,则下午在牛羊回圈后再继续。为此,医疗队每天往返路程已经超过300公里,晚上常常在星光的陪伴下回到居所。

“以往藏民去看口腔等疾病都是乘坐一天两个班次的班车,前往100多公里外的阿里地区治疗,这大大增加了藏民的看病成本,还有可能因此耽搁最佳治疗时机。”马辅安和张涛作为老党员,主动当起了开路“先锋”,决意要增补日土县人民医院的学科空白。

“两人计划着要在两个月内建成配套齐全、设备完善的口腔科、传染病科两个科室,为医院至少培养2名专科医生。马辅安在完善配套设施、带教培训过程中两次晕倒,张涛一直吸着氧气协调设备器材,指导现场施工。”日土县人民医院院长李良俊谈起新科室建设中的艰辛,眼里泛起了泪花。

历经56天,马辅安和张涛圆满完成了工作计划。在口腔科和传染科建成不满3个月的时间里,1名口腔科、1名传染科医生已能掌握常见疾病的诊疗技能,前来就诊的37名患者也全部治愈出院。

医院那些没有专业人员指导而闲置在一旁的仪器设备,也在宋俊的指导培训后,医护人员们熟悉掌握了各种监护及生命支持设备的保养及使用,进一步提高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能力。

援藏的接力棒会交给下一批医疗队员手中,但对雪域高原的挚爱情怀和医疗帮扶将绵延持续永不间断。

新闻推荐

天然气入户“点燃”新生活居民送锦旗表谢意

本报讯(记者马沅聪)近日,渭城区文汇路街道毕塬东路社区收到来自教师公寓全体业主送来的锦旗,对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办实事、惠...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