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有你守护有我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三个“中国医师节”的献礼
刘萱 陈琼 薛瑞卿 王联国 本报记者 吴萍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没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崇高”这是医者的使命与荣耀;“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守土一方的职责与担当。当代的医务工作者,在救死扶伤拯救生命中,彰显了医者的崇高境界和神圣的责任。2020年8月19日,第三个“中国医师节”,让我们向奋战在一线的医者致敬!用生命诠释坚守、用责任担当诠释人间大爱,他们是让人敬佩的勇士,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梁民:为患者“走钢丝”三十年
魁梧的个子,略显驼背的身躯,蓬乱的头发,这是梁民每次下手术后的样子,参加工作整整三十年,他一直从事普外科专业,经过他管理的病人累计达10万余例,主刀和参与的手术5万余例。
2005年冬,科室收治了一名遭遇车祸伤情严重的老人。当时梁民已下班回到家中,陪着正在准备中考的女儿复习功课,接到科室急诊电话后,立即赶往科室。经过持续5个小时的紧急手术救治,老人的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帮他度过了这场生死“手术关”的考验。像这样的病例,在梁民的职业生涯中数不胜数,在他管理过的病人眼里,却都说,他是“苍生大医”的化身。
30年前,市一院的普外科还是小小的一个病区,当时的住院病人也仅仅只有十几名左右,医务人员也只有不到二十人,如今,从普外科分设出来的亚专业科室足足近10个,年出院病人量达1373例,年手术量780例次,学科的发展,是多年积累的成果。
就读西安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后,梁民带领团队开展了甲状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手术、直肠癌根治手术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很多项目都填补了咸阳市空白,领先于咸阳市其他医院,到现在的各类腔镜手术的开展,水平已达省内一流。
梁民行医的三十年中,做过太多风险极大的手术,最小的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最大的快百岁的老者。每一次手术,他总是将风险扛到了自己的肩头,他说,因为患者需要他。
邓睿:以身侍“胆”,却胆战心惊
工作30多年,邓睿是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名誉主任,中华医学会肝胆外科学会咸阳市分会常委,咸阳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权威专家组成员。他擅长复杂肝破裂修补、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手术。遇到重危病人抢救或突发事件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抢救现场,常常白天连续四五台手术。
三十年的从医生涯,邓睿做了多少手术,抢救了多少危重病人,已经难以统计。遇有复杂疑难手术,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手术下来腿都肿了,站都站不直,但他从未叫过苦和累,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工作就是这样……”
在工作中,邓睿每年都能遇到多例肝胆胰脾外科的急危重症病例:严重肝破裂合并多脏器损伤,腹部多脏器损伤合并胸、颅脑损伤,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严重腹部损伤致重度感染并多脏器衰竭等……患者急危的病情对医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新技术成为破局的关键,作为腹腔镜微创外科的学科带头人,邓睿注重培养科室年轻力量,带领他们开展手术。
目前,邓睿和他的团队主要以手术为主要手段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脾脏、胃肠等普外科疾病,引进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等现代化先进设备,微创外科技术已处于省级先进水平,也使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普外科的各个领域。
邓睿说:“医疗责任重于泰山,医疗行业不允许出错,做医生就要如履薄冰,敬畏生命,如临深渊。”
韩健:仁心仁术成就仁医
他有许多称谓,医学硕士、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咸阳市“三五人才”,咸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但韩健说:“我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医生。”
作为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病院院长、骨科主任医师,在骨科常见病、创伤、关节、脊柱等骨科疾病诊疗方面拥有丰富经验,韩健擅长创伤的外科处理和四肢骨折、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
“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家里人那时就希望我能从医……”因为自己的热爱和努力,韩健最终选择骨科。
2006年,韩健作为高端人才引进至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病区,通过不断地学习先进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擅长处理并熟练掌握了骨科领域的最新诊疗方案及手术操作。
2018年,韩健被选派到苏丹进行为期一年的援非工作。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他在苏丹医院成功完成首例髋内翻截骨矫形术,治愈一名右髋部骨折髋内翻畸形愈合患者。患者19岁,一年前右髋部骨折,愈合后出现髋部疼痛和跛行。韩健接诊后,建议患者手术治疗,但开展手术困难重重。器械、人员及医疗技术都不到位,韩健不忍心他因疾病影响一生,便下定决心克服困难,为当地医生培训,并寻找可用的医疗器械,最终手术顺利完成,男孩术后恢复很好,他以精湛的医术赢得了病人和当地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
从医多年,韩健有了许多“铁杆粉丝”,不遗余力地帮助患者是他最大的心愿。他说,医生是一个非常忙碌的职业,从医这么多年来,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是在手术台上度过的。
杜建英:“光明使者”的坚守
杜建英是咸阳市眼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泰山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主任,咸阳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咸阳市眼科联盟理事长,咸阳市医学会眼科分会秘书长。
在杜建英的记忆中,有一位患者因右眼被柴击伤入院,来时视力为光感,伤口虽经清创缝合处理,但色素膜嵌顿,愈合欠佳,角膜水肿,前房满灌积血,玻璃体内也有大量积血,随时有丧失残余视力,甚至失去眼球的危险。
“这名患者很年轻,得知眼球难保的情况后,他很灰心,茶饭不思,甚至想放弃治疗。”杜建英说,他在此后为患者制订了治疗方案,且手术非常顺利!最终,在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奇迹出现了,患者不仅保住了眼球,还获得了0.12的矫正视力。
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杜建英在咸阳市率先开展了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主持开展了23G、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视网膜复位手术。
除了门诊、手术、查房、值班外,目前杜建英还要主持眼科医院和科室日常事务,组织业务学习、病案讨论和科研教学,从业35年来,杜建英教授擅长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的白内障和各型青光眼的诊断、鉴别和手术,对恶性青光眼的处置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张宏考:一颗心 一辈子
张宏考是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院院长。他说,对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发病,患者从出发到医院再到手术室,路途耗时很有可能延误最佳抢救时机。
深知这一点的张宏考,不仅以精湛的技术弥补了区域内诊疗空白,更在从医三十六年中,一直在和时间赛跑。
2009年,甲型流感大流行期间,全国前4例孕妇甲流患者均死亡,第5例孕妇患者出现在张宏考工作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当时该患者孕期不满八个月,并且是双胞胎,治疗风险极大。
张宏考接到任务后,一边通宵熬夜制订抢救方案,一边时刻关注患者状态。突然,患者心跳突升到160次/分,血压开始不停地往下掉。张宏考立刻投入到抢救中,为患者复查后,调整治疗方向,经过及时的救治,患者心率和血压回归正常范围。半个月里,张宏考没有松懈,终于将患者从生死边缘拉回。
2014年,在湖北被誉为医院“定海神针”的中年张宏考因母亲身体越来越不乐观而想到了家乡咸阳。此后,他在咸阳市心血管内科学术圈成为公认的厉害角色。在张宏考的带领下,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由原三个病区,五、六十个病人,发展到现在四个病区和一个心血管病监护单元,多组医护人员值班进行急诊手术。形成了人才梯队合理、技术不断攀升的崭新局面!
从医三十载,张宏考无一例医疗事故。他说,医生不同于其他职业,容不得半点马虎,“患者以性命相托,我必定全力以赴!”
焦峰军:创造生命的无限可能
焦峰军,现任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任。
从事心血管内科病人诊治工作中20多年,他率先引导市一院应用多种手段进行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多参数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远程心电监测及传送;心律失常的胸外、食道、心内电生理监测及治疗;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先心病的药物及介入治疗;心力衰竭病人的药物、起搏器及干细胞移植治疗。近年来开展各项新技术新业务60余项,在复杂冠心介入治疗、三心腔起搏器治疗、埋藏式除颤器、危重病人评分、疾病危重分层、生命体征检测、生命强力支持、病理状况追踪及干预、患者心理评估及护理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和成绩。
前不久,一名工人在工地发生危重创伤,市一院院前急救人员迅速出发,赶赴现场,现场根据创伤严重程度进行绿色、黄色和红色预警;立即将患者病情及时反馈到创伤救治微信平台,随后平稳转运伤员;急诊团队负责各类创伤患者的收治,院内会诊团队及时到位,对创伤患者判断危重病人的生理状况,制订有效且针对性的复苏措施和后续治疗方案,救治组做好一切救治准备……这是医院从2019开始实行的急诊重症医学一体化建设,更是时任急危重症诊疗中心主任焦峰军引领的重要改革。
目前医院是陕西省重症创伤中心成员单位,在严重创伤、多发性创伤、创伤后并发症方面有丰富的救治经验,整合全院资源,确保为所有就诊病人提供有效、优质、便捷、安全的救治服务。
焦峰军说,无论在急危重症诊疗中心还是在心血管病院,我都将以过硬的本领,完成更高难度的挑战,实现作为医疗工作者的坚守,创造生命的无限可能,为百姓的健康幸福保驾护航。
缑剑:生命的守护神
新年前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原本计划回老家看望父母的缑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取消假期并主动请缨成为医院疫情防控专家组一员。出发前,爱人黄美蓉对他说:“你放心去工作,家里有我,作为呼吸科医生,这个时候病人比我更需要你”。
现任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病院院长、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一病区主任、第十一党支部书记,缑剑身为党员干部、学科带头人,他毅然决然地回到工作岗位上。平凡岗位上的坚守,特殊时刻的担当,依靠的是根植在缑剑心底的信念。
那时,缑剑和他的队友吃住在一线、战斗在一线,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认真研究每一位发热病人的病情、排查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到深夜是他的工作常态。虽然收治的所有患者大部分是疑似病例,但也有很多症状典型的危重患者,他不敢掉以轻心,坚持在做好实验室排查的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临床变化,及时和他的队友进行应对处理。
“呼吸人遇到这样的挑战,坚守责无旁贷!”他们克服诸多困难,依然选择站在抗“疫”一线,缑剑为他的临时团队充满信心。
缑剑迎难而上,一步一步做好科室规划,重点突破病种收治的细化、人才的引进、仪器设备的购进和新技术的开发。经过多年快速发展,科室规模发展为两个普通病区和一个呼吸ICU,床位达到了100张,也有了包括多名硕士研究生在内的50余人医护人员的强大团队,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冷冻肺活检、气管镜下肺癌冷冻氩气治疗、球囊扩张、气道支架植入、内科胸腔镜诊断及治疗、经皮肺穿刺活检等多项新技术。(G)(2)
新闻推荐
志愿者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本报讯(欣闻)近日,咸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志愿者在家属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