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八旬老木匠自制微型农具
织布机、箩柜、碾子、大车、木犁……看到这些,好像一下子回到父辈们手工劳作的时代。咸阳两寺渡东村八旬老木匠纯手工制作微型农具,想以这种特殊方式留住自己的乡愁。
八旬老木匠设展馆
展示各种自制老物件
冯强仁老人今年82岁,不仅喜欢收藏,还亲手制作了很多微型农具,现在拥有一个农耕文化展览馆,这个展览馆就在自家的二楼。
6月12日一早,华商报记者来到老人家,刚走到二楼楼梯口,就看到两间房子木门分别写着第一、第二展览室,其中第一展览室陈列着各种旧农具和老物件,大至锄头、砖斗、耙子、铁锅等,小至算盘、铜钱、瓷碗、剃头推子,还有很多说不上名字的物件,俨然就是一个小博物馆。
走进旁边第二展馆,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微型木质农具,有农车、磨盘、纺线车……个个惟妙惟肖。“这里所有东西都是我做的,你看它像个工艺品吧,但是它们都能动,像这个纺织机能纺、碾子能转、大车能推、耙子能耙,每一件都是按照原始农具做的。”老人就像一个讲解员,讲起来头头是道、激情满满。
冯强仁老人曾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木匠,他很早就开始筹谋怎样把这些传统农具记录保存下来。
对农具有很深感情
想将农耕文化传承下去
老人说,他将每件农具先在图纸上画下来,然后按照比例缩小制作出来,制作时间最长的是一辆农车,用了5天时间。至今已经做了近50件。
为什么会有制作微型农具,并传承农耕文化的想法?老人说:“过去人们都使用的是手工农具,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越来越好了,这些东西也慢慢没有了。我14岁跟着亲戚做木工,当时家里很苦,每天一边干农活,一边做木匠活,所以对农具有很深的感情。后来,就想发挥余热,把这些农具缩小了摆在家里,教育下一代要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我想把这个东西一直传承下去……像过去的竹马信子社火,还有扭秧歌儿什么的,棱木腿娃娃跳舞的戏装,我想以后把这些全做出来。”老人兴致勃勃地说。
儿子全力支持
说敬佩父亲这种精神
冯强仁老人的执着感染着身边的人,不仅得到了村上的大力支持,儿子冯亚庆也跟着父亲走上传承的道路。
“父亲这种精神我非常敬佩,以前生活都要靠这些农具,所以他对这些东西有很深的感情,他现在年龄大了,经常告诉我要接他的手艺,我非常理解和支持他。我平时做做小生意,没事就和父亲一起布置展馆。”冯亚庆说,“第一展馆的都是我收藏的,也是对父亲的一种支持,我的愿望就是将父亲的精神发扬,让更多人来学习参观,让下一代了解这段历史。这就是守望艺术,只为传承。”
村委会全力帮助
把展馆办得更大更好
老人的展览馆还得到了村上和乡亲们的支持。
两寺渡东村村委会主任冯强耘说:“用老人的话讲,他愿意记住这片乡愁,用他的勤劳和手艺把这段历史记载下来。对此,我们大力支持,也在他的精神的感动下,从资金、物力上把展馆办得更大更好,将农耕文化传承下去,让年轻人知道那个时代。”华商报记者 赵臻 文/图
新闻推荐
早安排、早调查、早审批、早放款 农发行咸阳市分行备足资金“待粮归仓”
本报讯(赵珲记者冯玥)作为全市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咸阳市分行始终坚持把粮油收购工作作为立行之本、发展之基,全力服...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