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政务服务全程网办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第五锋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是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按照国家和省政府政务服务“一张网”的建设要求,2018年12月咸阳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截至目前,累计办件量8.9万件。但从运行情况看,行政审批、许可、备案和服务类等事项,网上可办特别是全程网办率较低,能实现的网上可办事项大多为咨询类事项。依托数据共享,可实现的材料精减和流程优化再造没有落地实现。
按照国家和省上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应用目标要求,借鉴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好的做法,咸阳市政务服务要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以探索推进全程网办为方向,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整体联动,强化规范管理,强化智能应用,从“线下跑”向“网上办”,从“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打通行政审批、工程审批、中介服务等系统,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全过程留痕、全流程监管;依托中省已共享下放的数据,通过数据共享平台,有效汇聚、充分共享政务服务数据资源;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互通,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为此,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事项精细化梳理。基于“三级四同”政务服务事项,将行政审批、许可、备案和服务类等事项进一步作颗粒化梳理,组织梳理各项目录及其子项事项基础信息,细化各类办事情形、明确相应办事材料,形成规范简明的办事指南,使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最大限度压缩事项办理流转时间。
二是加快推进“全程网办”。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立“一次申请、一网办结、一站服务”的常态化政务服务模式。加强数据汇聚共享,加大中省专网和系统对接力度。在全面实施事项精细化梳理的基础上,对通过数据调取能精减的材料、能在后台核验的工作程序进行有效优化,推进全程网办。对“三级四同”事项作分环节、分段式分解,能分段、分环节网上办理的通过网上办理。企业办事群众无需到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提交材料(特殊要求事项除外),全程通过网络、快递等形式受理办结,实现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流程在线办理。
三是打造政务服务旗舰店。紧紧把握企业关注度高、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审批及便民服务类事项,如购气、购电、交纳物业费、如厕等生活服务类事项,如个人收入证明、无房证明、户籍证明、学历证明等常用证明类事项,打通流程实现网办。依托政务服务网、掌上咸阳通政务服务APP等,以“定制菜单、群众点菜”的形式,向企业和群众提供各项特色服务,将众多政务服务功能集中上线,使办事人享受在线服务平台的方便,像“淘宝”购物一样,以此提升办事效率和群众的获得感。
四是完善电子证照应用功能。基于现有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开展存量证照数据归集。根据省级电子证照应用接口,实现专网电子证照数据共享互用,提升电子证照库数据质量,推进高频类证照在政务服务平台中应用。建设电子材料管理系统,个人或企业在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除电子证照外的申请材料、审批材料、证明材料等电子化,完成电子材料的统一管理和应用,形成个人和企业专属的电子材料空间。当申请人再来大厅办事或网上办事时,以前办理事项提交过的材料无需再次提交,相关审批部门可直接从电子材料库引用,实行材料精减。
五是搭建场景式服务体系。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政务服务业务办理模式,基于数据共享,构建“无差别收件”“秒批秒办”,跨区域跨部门协同审批业务,实现“一窗受理、受审分离、集成服务、网上审批、全程在线”目标。建设政务服务事项场景式系统,梳理办事场景,将办理条件和申请表单结构化,对申请资格进行智能预判,完善服务导航、优化智能搜索、升级智能问答,实现群众办事“零填报、零上传”。在咸阳市政务服务大厅中设置“互联网+政务服务”自助服务体验区,结合智能化设备(自助服务终端、移动终端大屏、数据展示大屏、触摸查询机、显示设备等),集成实现自助办事、自助查询、信息公开、便民服务、3D实体大厅引导等功能。此外,体验区还配备饮水机、多功能充电站、电子阅览室等便民设施,为群众提供舒适的办事环境,打造“不求人、不下班,高效便捷”的网上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提升咸阳市营商环境。
(作者系市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B)(13)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琦)“她们虽然被口罩遮住了脸,但当她们摘下口罩时,这些被口罩勒出印子的脸是我们见过最美的脸庞。让我们一起来...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