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八旬老人收集民间剪纸近万件 希望古文化剪纸世代传承

阳光报 2020-01-08 06:07 大字

每到春节,中国人除了贴福字、贴对联之外,还会用剪纸表达欢乐的心情。在咸阳,一位名叫朱公明的八旬老人对传统剪纸艺术尤为偏爱,他多年深入民间抢救收集传统剪纸近万件,并为部分代表作品取名注释编撰成册,为传承咸阳古文化剪纸付出了巨大心血。

“原来咸阳秦都区钓台镇有个钓鱼台村,相传是殷朝末年姜太公垂钓之处。这张‘姜太公钓鱼’,就是描述姜子牙垂钓时的情景……”1月4日,朱公明在家中翻阅着自己编撰的剪纸画册《图意集》与《秦草集》,向记者徐徐讲述自己对咸阳剪纸文化的那份不了情。

今年82岁的朱公明出生于咸阳市渭城区。1958年,从小热爱美术与剪纸艺术的他,成为了一名中学美术教师,10年的美术教育工作让他对美术文化有了多角度的欣赏与理解能力。随后,他陆续担任了咸阳市文化馆美术干部、文化馆馆长等职。在文化馆工作期间,朱公明就开始对咸阳民间剪纸进行了抢救收集工作,在长期的挖掘中,他被传统剪纸的丰富多样所震撼,并发现了大量出自咸阳乃至关中地区古文化的剪纸内容,其淳厚与传统的民间特色让朱公明深感对古文化剪纸的抢救责任重大。

此后的50多年中,朱公明陆续收集民间剪纸近万件,其中不乏晚清时期的珍贵作品。在挖掘的过程中,朱公明的剪纸技艺迅速提高,他在搜集到的民间剪纸中学习且加以改进,创作出剪纸艺术品千余件。为了让剪纸方便查找阅览,他从近万件作品中选出一批作品,逐件取名归类,或注释背景故事或编写民俗歌谣,图文并茂间为读者揭示其中寓意,展其艺术绝妙。多年里,朱公明先后编撰成《秦草集》《秦风剪纸图意集》等画集,详细介绍千百年来流传于陕西民间,特别是咸阳一带的传统剪纸艺术,为陕西省文化厅主持编撰的联合国非遗名录《陕西剪纸》提供了丰富珍贵的内容资料。

《秦草集》不仅展示了传统的花鸟鱼虫与十二生肖,还收录了如“弄玉吹箫”“姜太公钓鱼”“咸阳古渡”“孔子来咸阳”等作品,不仅再现了民间剪纸的古朴粗犷,还体现了咸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悠久的古风民俗。已故民俗学家梁澄清曾为《秦风剪纸图意集》一书作序,他写道:这是一本兼具剪纸图例与文字诠释的宝贵资料。

对于朱公明来讲,收集、抢救、保存、继承剪纸艺术,便是快乐的经营着一件十分具有本色文化价值含量的事情。“咸阳民间剪纸不仅是民俗装饰的艺术品,而且是流传于社会底层的活态文物。”朱公明说。

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王婕 沈广睿 文/图>>12版

新闻推荐

吴志毅到咸阳看望慰问劳模和困难职工

本报讯(张翟西滨)1月2日,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吴志毅到咸阳医药总公司开展“送温暖”活动,并看望慰问劳模和困难职工。咸...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