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半年剪出咸阳八景
本报咸阳讯(记者李小刚)咸阳的余淑丹女士自幼跟外婆学习剪纸艺术,并一直钻研。她的剪纸作品曾获澳门金莲花奖和香港紫金花美术大赛金奖等,近半年来,余淑丹创作了一组《咸阳八景》,展示咸阳特色。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候的农村生活给了我艺术的天分。”余淑丹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把各式剪纸贴在窗户、炕围、墙围或顶棚上来装点节日气氛,五彩缤纷的剪纸让人觉得过年特别有意思。
余淑丹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每年都会创作些剪纸,印象最深的有拔萝卜、拖拉机手、猫逮老鼠等。忙罢或闲暇时,总有一些大姑娘、小媳妇来家里讨纸样,外婆总是来者不拒,余淑丹6岁时就学着外婆的样子用报纸在煤油灯上给人熏样,不论质量如何,外婆总夸她是个巧姑娘,可能是受到夸奖的缘故,余淑丹就尽力把每一件事干好,有时一熏就是一下午,鼻孔常会被熏成黑的,但是得到大人的表扬和夸赞,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剪纸。
后来,在外婆的指导下,余淑丹的剪纸技艺长进很快,家人还时不时把她的剪纸作品送给亲朋好友。在小学阶段,她常常利用课余剪纸,废本子、废书、牛皮纸、糖纸几乎全成了余淑丹的道具。步入中学后,父母担心剪纸会耽误学习成绩,剪纸的技艺也渐行渐远。
2003年,余淑丹进入渭城区文化馆工作,有一次到陕北出差,一位老太太一边唱着陕北民歌一边剪着纸,这一幕就如同磁铁一样吸引着她,不知不觉地在老太太身边就待了好几个小时。
此后,余淑丹开始注重创作收集剪纸作品,重新拿起剪刀,因为孩子和朋友的孩子在国外读书,总乐意带些她的剪纸,剪纸作品既便于携带又不占重量,还象征着中国符号,很多外国友人很珍爱中国的剪纸。就这样她把剪纸作品带出国门,成为传播友谊的桥梁。
新闻推荐
近日,中铁一局集团咸阳中心医院在咸阳地区率先开展了多例无疤痕保胆取石、取息肉术,展现了中铁一局集团咸阳中心医院微创外...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