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70载 绘就大西安非凡壮丽发展蓝图

西安日报 2019-09-08 03:07 大字

■记者王昕

70年风雨兼程,70年风云际会。70年自我革新,70年沧桑巨变。

1949年西安生产总值(GDP)仅为1.89亿元,经过长期努力2018年增至8349.86亿元,38年后重回全国城市20强;1949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只有83元,2018年人均GDP跃至85114元,1978-2018年年均增长10.5%……昨日,西安市统计局发布《西安70年》系列统计报告中显示,秉持着千磨万击的坚韧与长风破浪的自信,砥砺奋进70载,绘就了大西安经济发展、社会文明、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非凡壮丽蓝图。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跨越

GDP从1.89亿元增至8349.86亿元

刚解放时,西安经济基础薄弱。194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仅为1.89亿元,经过长期努力,1978年增加到25.35亿元,1989年突破百亿,2004年突破千亿,2018年增至8349.86亿元,1949-2018年年均增长10.4%。生产总值跨越台阶的时间从最初16年快速缩减并保持1至两年实现一个跨越。西安经济总量在副省级城市中的排位逐步前移。2014年,西安超过哈尔滨和长春,从多年来的14位前移至12位;2017年,超过沈阳、济南和大连,再次前移至第9位,实现历史性突破。2018年,西安GDP总量于38年后重回全国城市20强。

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改革开放后,西安经济增长从高低动荡转向高速发展。“六五”到“十二五”的35年间GDP年均增速达到12.4%,“十三五”前三年,年均增长8.2%。从2001年开始,西安GDP增速连续11年保持在13%以上,2014年增速开始低于10%,西安发展转型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挡,2014-2018年年均增长8.5%。

发展水平不断提高。1949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只有83元,1985年达到1049元,2001年突破万元,2007年达到2万元,此后每隔1至两年便跨越一个万元级台阶,2018年人均GDP跃至85114元,1978-2018年年均增长10.5%。

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农业、工业、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农业基础扎实稳固。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38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461.21亿元,年均增长4.1%。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018年达到242.91万千瓦,是1960年的132倍。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农产品供给稳步提升。粮食总产近20年一直稳定在175万吨以上,年人均占有粮食保持在200斤左右。

工业经济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17项落地西安,占全国的10.9%,也奠定了工业大发展坚实的基础。现在已经形成了生产门类齐全,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全市工业增加值1949年仅有0.34亿元,1978年13.87亿元,2018年为1874.36亿元,1978-2018年年均增长11.7%。企业数量迅速增加。2018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85家,其中有8家产值过百亿企业。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逐渐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后发展迅速。194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0.41亿元,1994年突破百亿,2008年突破千亿,2018年达到5165.43亿元,1949-2018年年均增长11.5%。1990年第三产业首次超过二产,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2018年占比达到61.9%,成为经济增长生力军。

发展效率实现提升

产业、投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随着国家重点建设布局推进,西安市工业迅速发展,1955年,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连续35年占比最高,成为西安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世纪90年代前后,以金融、房地产、信息传输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壮大,199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占据主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升至70%以上。2016年,西安第三产业占比突破60%,在副省级城市中在广州和杭州之后,位居第3。

投资结构调整优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195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04亿元,2006年突破千亿,2013年突破5千亿,截至2018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万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调整投资结构。第三产业投资迅速提升。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1979年的2.0∶41.2∶56.8调整为2018年的0.8∶15.2∶84.0,第三产业引领作用增强。以项目带动工业投资转型升级。

消费结构提质升级。195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亿元,2008年超千亿,2018年达到4658.72亿元,1951-2018年年均增长12.5%。网上零售新商业模式异军突起,迅猛发展。2018年,西安市网上商品零售额341.57亿元,同比增长33.7%,高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4.4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迅速壮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2008年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跨越千亿元台阶,2012和2015年分别超过两千亿元和3千亿元,2018年达到4459.64亿元。非公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1年,西安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0.6%,2018年占比升至53.4%,比1997年提高25.3个百分点。

市场经济繁荣活跃

西安地区目前拥有境内上市公司34家

金融市场发展活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11.6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0948.18亿元,年均增长20.6%;贷款余额从21.72亿元增加到19729.82亿元,年均增长18.6%。随着“陕解放”西北首家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证券交易、保险业务从无到有,逐步兴起。2018年末,西安地区拥有境内上市公司34家,拥有期货公司3家,拥有保险机构62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23家。

房地产市场成熟完善。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上世纪80年代末的30家扩大到2018年超过1000家。房地产开发投资1990年为0.91亿元,2003年超过百亿,2012年超过千亿,2018年达到2518.01亿元,1990-2018年年均增长32.7%;房屋施工面积16044.57万平方米,是1990年的367倍;商品房销售面积2713.46万平方米,是1995年64倍。除了商品住宅外,有序开发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等,逐步实现全体市民居有其屋。

市场主体明显增多。2018年末,西安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8.15万户,是第7个市场主体超百万的副省级城市。2018年经济普查法人单位约24万个,与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增加超过20万个,翻了2番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5个,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989个,资质内建筑业企业1212个,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578个。

开放程度前所未有

1987-2018年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21.3%

外贸规模不断扩大。1987年进出口总值仅为1.36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出口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西安市进出口总值突破百亿美元,2014年突破200亿美元,2018年接近500亿美元。1987-2018年年均增长21.3%。出口商品种类由50年代的10多种发展到80年代的300多种,出口商品结构从以农副、轻纺产品为主的初级、低附加值产品逐步向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变。2014年3月,西安正式获批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10月,依托综合保税区正式启动跨境出口业务,并开放网上试点平台,2017年4月,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后,西安区域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基本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新模式。

外商投资大幅增加。1983年西安迈出引进来步伐,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长安尼龙拉链厂)和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西安金花饭店)批准设立,继大连之后,在上海、深圳、成都之前,又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正式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金牌,西安第一次走在了全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最大外资项目三星电子建成投产并成为百亿企业,英特尔、力成、美光、应用材料、三星、施耐德、高通、GE等174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华为、中兴、中软国际、软通动力等众多国内龙头企业在西安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带动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幅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83年的800万美元增加到2018年63.54亿美元,年均递增21.1%。

城市面貌今非昔比

互联网(宽带)用户是2001年的228.4倍

交通枢纽作用凸显。2018年,全市公路里程14722公里,是1957年316公里的46.6倍。2017年,公交运营车辆7780辆,是1949年17辆的457.6倍,出租车从无到有,2017年达到14509辆。2011年9月,西北地区首条地铁线路—西安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运营,西安迎来了“地铁时代”。2018年末,地铁客运量达到7.46亿人次,同比增长23.3%。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1.40万公里,比1989年累计新增1.2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572公里。全社会车辆超过325万辆,是1999年的11.7倍。2011年西安北客站成为全国重要的高铁枢纽。2018年,已开通国际航线70条,境外航班通航超过2万架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获批第五航权。

邮电通信迅猛发展。邮电业务总量从1949年的163万元,增加至2018年的739.53亿元,年均增长16.8%。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移动通信大行其道,逐渐取代了固定通信。移动电话用户从1999年的45.01万户发展到1858.09万户。互联网飞速发展,2018年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392.48万户,是2001年的228.4倍。

生态环境大幅改善。2013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治污减霾工作,全面实施“煤改洁”,实施机动车常态化限行,渭河西安段“三年变清”目标如期实现,南岸124公里堤顶景观大道全线贯通,启动实施了涝河渼陂湖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大力开展烟头革命、厕所革命和城乡环境大整治行动,全面推行“路长制”“所长制”,强力推进“四改两拆”。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开展“五路”两侧增绿美化,“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行动,西安更加靓丽。2018年,西安拥有公园104个,比1949年增加101个;园林绿地面积31681公顷,是1978年的107倍。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98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88天。

人民生活翻天覆地

常住人口比1999年增加384.42万人

城镇化进程加快。2018年,常住人口达到1000.37万人,与1999年相比,增加384.4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40.37万人,增加431.6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减少49.18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90年的49.97%上升到2018年的74.01%,提高24.04个百分点。

就业人员大幅增加。2018年末,西安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621.2万人,是1949年的7.1倍,年均增加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比较平稳的态势,自2003年以来保持在4.3%以下。分配政策日趋合理,在岗职工工资稳步提高,西安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1978年的713元翻越至2018年的87125元,年均增长12.8%。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西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7年的221元增至2018年38729元,1980-2018年年均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7年的78元增至2018年13286元,年均增长8.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大幅增加。1950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131万元,1993年末超过100亿元,2003年超过1000亿元,2018年达到8360.33亿元。

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80年的406元提高到2018年的25961元,年均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72元提高到11231元,年均增长11.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53.3%下降至2018年的27.1%。2018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40.2辆,2002年仅为0.3辆;拥有的计算机67.4台,健身器材6.5件。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4平方米,是1983年的4.2倍,农民人均住房面积51.4平方米,是1983年的4.7倍。

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8年末,52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661.70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67.5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29万人参加城镇工伤保险,213.01万人参加职工生育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实现“应保尽保”。自2005年西安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18年全市参加新农合人数达到483.10万人,参合率达99.44%。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是1949年的549.6倍

科技事业蒸蒸日上。作为全国重要的科研基地,西安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体制改革力度逐步加大,西安科技事业蒸蒸日上。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由2002年的31.03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360.17亿元,占GDP比重(R&D投入强度)达4.82%,比2002年提高1.07个百分点。2018年,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39家,当年申请专利71250件。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78项,技术市场交易额1028.33亿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事业逐步发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86年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再到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2005年农村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2008年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2016年扩展至13年义务教育。2018年,高等院校81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63所,比1949年增加61所,在校生82.44万人,是1949年的549.6倍;普通中学456所,是1949年的10.4倍,在校生42.46万人,是1949年的26.5倍;小学1130所,在校生73.09万人,是1949年的4.9倍。

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2018年,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202个,比1949年增加192个;公用图书馆13个,增加10个;博物馆134座,各级别文物保护单位424处。2017年,《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文物保护立法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486家,文化产业营业收入500.5亿元。

体育事业蓬勃开展。2018年,西安举办各类群众体育展示表演和竞赛活动共计300项次,体育社团举办和承办体育赛事300项次,其中,国际性和全国性赛事117项次。新建和更新社区全民健身路径6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2万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各项比赛中屡次获得金、银、铜各类奖牌。

卫生服务水平提升。截至201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机构6645个,是1949年的151倍,其中,医院343个,比1949年增加30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2个。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机构床位数为79张,是1949年的26倍。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为103人,是1949年的15倍。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154.30万人。

新闻推荐

渭城 安排秋季开学工作

本报讯(记者宋超)近日,渭城区召开了2019年秋季开学工作安排会,就今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教育教学、队伍建设、财务管理、校园安...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