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实现退役军人保障“全覆盖” 已批复13个市区县级服务中心

三秦都市报 2019-07-11 02:30 大字

本报咸阳讯(记者李小刚)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会议之后,咸阳全力推进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目前,实现了市、县、镇、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覆盖”。

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已经形成了市级统筹,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联动,镇、街道配合的工作运行体系,逐项破解工作难题,保障相关工作高效开展。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摆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主动担当,第一时间制定推进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全力做好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和政策制定等工作,确保按时高标准高质量将“全覆盖”“五有”要求落实到位。各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协作联动。各级组织、编制、财政、人力资源保障等部门主动谋划、密切协作,主动作为,形成合力,协同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难题。

特别是《关于设立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批复》下发,明确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编制核定及主要职责,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为正科级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8名。咸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4月19日挂牌成立,成为全省首家成立的市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同时,按照“省、市两级审批,分级监督管理”的原则,市委编办批复了13个市区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副科级公益一类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根据人口、兵员等情况,各核定事业编制6—10名。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由一名“两委”成员担任具体工作人员,配齐了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相关人员。

咸阳市制定出台《关于加快规范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从建立机制、加强保障、营造氛围、建立台账等方面进行明确,努力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成为基础设施达标、制度流程完善、服务管理规范的退役军人服务场所,确保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有人干、活动有场地、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切实把“两中心两站”打造成有兵味、有温度、有感情的“退役军人之家”。

新闻推荐

刘宏刚: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标准

本报记者马沅聪在工作中,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公正司法、不为私利所动,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标准。他是“全国办案标兵...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