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老人做迷你农具承载乡村记忆

咸阳日报 2019-06-14 08:30 大字

本报记者 崔亦馨

冯强仁,81岁高龄,秦都区两寺渡村人。提起冯强仁,村里群众都夸他是个能人,他制作的手工艺品已有60余件,农用架子车、镰刀、锄头、铡刀、犁、耙、石碾子、筛子等等,平常生活中常见的家具和几十年前种地的农用工具,在冯强仁手里“活”了起来,一件件家具、农具都饱含着他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及工匠精神的传承。

“这不进入农忙期了,制作这些木工工具、农业用具,在发扬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农耕生活忆苦思甜的一份情怀。”冯强仁说,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新的机械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工具,这些在过去每家每户像碗筷一样必不可少的工具,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说起制作手工艺品的初衷,冯强仁说自己是农民出身,14岁就开始做木工,他做的家具、工具常常受到街坊四邻的夸赞,他家的家具都是自己亲手制作,那时候手工活仅仅是养家糊口的一门手艺。退休后,就将手工艺品制作当成了老有所乐的事来做,既打发了时间,又锻炼了脑力及动手能力,让自己能够活到老学到老,也希望能将传统工艺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没想到现在还有人会做几十年前的农具,而且做得惟妙惟肖。”经常有人慕名来到冯强仁家里,饱览这位耄耋老人倾注全力制作的工艺品。农用架子车、纺织机、石碾子、镰刀、锄头、铡刀、犁、耙、石碾子、筛子……一件件工艺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且都是能动的。冯强仁说,农用架子车是农村一种常用的运输工具,从绘图、设计比例、竹笔划线、刨子刨平,到手工组装、黏合,耗时一个星期。“做这个车轮和车架组装很费工夫,因为车轴和车架相连且车轴的外端部在车架外,车轴的外端分别连接车轮,黏合组装的角度需要精雕细琢,这就是咱们劳动人民的智慧。”冯强仁指着农用架子车自豪地说,这些传统的制作器具对于从小出身于农家的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情结。现如今,这些农具虽然已经“退休”了,但并没有变成“废品”,它们体现着一种传统的农工文化,承载着过去生活的心路历程。

冯强仁做了一辈子木工,他热爱自己所做的事,老了也不忘初心,想把这些老工艺传承下去,让传统文化在传统工艺中继续传承,让后人明白祖辈生活的艰辛,体会老一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B)⑦

新闻推荐

咸阳市公安机关扫黑除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共立涉恶案件759起 抓获1161人 移送起诉820人

郑娅娟本报记者冯旋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咸阳市各级公安机关按照“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公安机...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