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飞”植保无人机服务产业走出富民路
本报记者 刘计划
塔吉克斯坦棉花飞防20万亩,黑龙江绥化水稻封闭10万亩,榆林林业飞防3万亩,甘肃天水小麦6万亩,宁夏吴忠水稻和玉米2万亩,新疆伊犁棉花与小麦11万亩……连日来,咸阳市“咸飞”作业订单接踵而来。
5月16日,咸阳市飞防服务队赴疆作业出征仪式在三原举行,全市计划组织50台植保无人机赴疆作业,跨区作业面积50万亩,拉开了咸阳市“咸飞”跨区作业的帷幕。
市农机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彦明介绍,经过近两年的购机与作业双补引领发展,咸阳市植保无人机服务产业已逐渐走上了服务品牌化,队伍职业化,技术规范化,研发自主化的良性发展之路。
在品牌建设上,“咸飞”品牌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注册认证,全市植保无人机200架,国内国外作业面积170万亩,超过100架次200余人“咸飞”植保无人机和飞手,在新疆、甘肃、河南等地打出了咸阳品牌。
在创新农机服务模式上,咸阳市组建了“咸飞联社”,全市16支飞防队伍抱团发展,优势互补,统一协调,职业化运营,形成了油动大面积,电动小面积和油动+电动3种作业方式,职业化队伍80人以上。
在构建现代农机装备标准体系上,咸阳市制定了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玉米等作物施肥施药精准、智能、绿色标准。投入50万元,建立起了700亩粮食全程植保无人机作业示范田和对比试验田,开展机艺融合技术测试、对比,数据测算收集,完善植保无人机不同环境和不同作物技术规范,实现飞手精准施药,科学飞防。
在农机科技创新和研发上,咸阳市投入50万元,研发了新一代植保无人机转子发动机,目前组装成功,试运行正常。投入40万元,开展植保无人机果园飞防技术研究,鼓励企业开展高端农机装备工程化验证,着力解决果园飞防瓶颈。
截至目前,全市植保无人机服务产业发展资金累计1200万元,带动社会化投入2000万元以上,产业经济收入3400万元,专业化飞防组织基本实现当年回收成本。(B)(12)
新闻推荐
记者李瑜文/图电影院十字这家中国移动营业厅,成了咸阳第一家5G体验厅:5G原来是这么玩的!日前有媒体报道称,陕西打通省内首个...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