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学生托起就业梦
?美丽的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坚守力行“厚德强能,育人惠民”的初心,为一届又一届学生托举起了优质的“就业之梦”。
“五个工程”构建特色化就业工作模式
多年来,学院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办学方向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战略位置,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以实现毕业生全就业、高层次就业和优质就业为目标,构建独具特色的就业工作模式。
为了保障就业这条“生命线工程”,实行“一把手工程”“全院工程”“全员工程”和“惠民工程”。
与此同时,学院在学生处设立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就业创业科、校友会等机构,专职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6个结合”:就业指导与入学教育、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科技创新等相结合。全方位、全过程开展就业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明晰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强化专业课程建设助推就业能力提升
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进入用人单位后能迅速施展才华、担当重任,这才是就业工作最坚实的基础。为此,学院从提升内涵建设的办学核心发力,从强化专业特色和课程质量入手,提出“以工科为主,文理并重”,“建强工科专业,提升传统专业,办好新兴专业,打造特色专业”的专业发展方向,把“育人惠民”作为办学的根本宗旨,把“厚德强能”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
“按照一院一品、突出特色、重点突破、打造成果”的思路。学院创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带动专业和专业群调整与建设,引领课程质量提升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内涵建设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的不断攀升,生源地也从陕西迅速扩大到山西、河南等省区。学院在校人数从2005年的不足2000人,激增到如今的16000多人。尤其是2014年,陕西省实施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以来,咸阳职院网上申请报名人数连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
开拓全域服务网络搭建优质就业平台
为了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学院组织师生利用暑期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考察、学习和定岗实践,将先进的就业理念带回学院,带动毕业生走出去、促就业。学院开设了《高职就业指导》《大学生创业指导》等课程,邀请企业家、优秀毕业生、人力资源主管等登台授课,毕业生的就业认识不断深化,就业视野进一步拓宽。
与此同时,学院完善升级现有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开通校园招聘、远程面试、就业数据分析等模块,同时建立咸阳职院就业大数据平台,通过职业能力测评、用人单位信息库共享、就业数据分析、信息智能报送等,实现学生就业意向与招聘单位之间的信息匹配,提高学院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融通多元合作办学水平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学院整合融通“校、企、行、政”等多方社会资源,形成联动体系,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多元化、国际化办学道路。实施“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国际合作”。
目前,学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地区和国家20多个,与新加坡、美国等开展出国留学、教师互访、学生交换等项目;承办“中俄职业教育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举办四届中韩文化艺术节;设立国际奖(助)学金。
坚持五个标准确保学生优质就业
“高职学生90%来自农村家庭,优质就业一名学生,带动致富一个家庭!”学院党委书记刘聪博表示,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优质就业,他们坚持的就业工作基本标准是:“一对”,即对口就业;“二高”,即高薪、高质就业;“三无”,即无毒、无害、无重体力劳动;“四心”,即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用人单位称心、学校舒心;“五不”,即不考察了解的企业不安置,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不安置,效益不稳定的企业不安置,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安置,不办理社会综合保障的企业不安置。
如今,学院的广大学子正活跃在全国各地各行业,部分优秀学子已成为企业骨干,为学校的品牌发展贡献着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马俊民在第二届咸阳市文化艺术节协调会上强调 周密细致组织 全力协调保障 确保文化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本报讯(记者袁森)5月16日,咸阳市召开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协调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俊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王宏兵主持...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