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唤醒家长国学热情 听听国学老师怎么说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多档文化类电视节目,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咸阳女孩陈更参加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以来,便是咸阳不少家长、孩子眼中的“偶像”,2月14日,陈更夺冠更是瞬间火爆咸阳市民微信朋友圈。
随着这股学习“古典诗词”热潮的兴起,不少家长跃跃欲试想给孩子报国学班。孩子到底该不该学习古典文化?2月18日,华商报记者联系到一位国学培训老师,听听她的建议或许能让你有所启发。
诗词大会大热唤醒咸阳家长国学热情
邱婕大学学习的是会计专业,参加工作几年后,一次偶然机会她接触到国学,深为传统文化精神震撼的她不断学习,梦想成为一名国学老师。2015年底,她加入了咸阳市一家少儿国学教育机构,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
“随着这几年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政策不断加大,加上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理解不断加深,国学教育得到了家长越来越多的认同。”邱婕介绍,咸阳作为大秦古都,灿烂的文化历史让咸阳人有着很深的文化自豪感,“许多家长看了诗词大会来咨询,我们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发自内心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
据了解,自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开播,收看人次从第一季5000万人次跃升到第三季的2.57亿人次,全国报名参加选拔的人数从第一季的3万人壮大到第四季的30万人。第四季“百人团”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选手人数占一半以上,这也让邱婕看到了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不断壮大,“从第一季开始,诗词大会我每一期都看,每次都很激动,也组织过班里的小朋友们集体观看。我们举办的“诗文通”课,是以朗读古典诗歌为主,也有举办诗词大会的想法。”
培养孩子诗词修养
在幼小心灵埋入智慧种子
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科技突飞猛进,数码产品等文化娱乐方式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加上各类形形色色的培训班,让许多家长觉得背诵古诗就是死记硬背,于传承文化无益。对此,邱婕认为,孔子在《论语》中教导儿子伯鱼,“不学诗,无以言”,这里的诗指的是《诗经》,但她认为也是对学习古典诗词最好的阐释。
邱婕进一步介绍,庄子有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而古典诗词,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无用之用”,古诗词是那个时代个人情感最凝练的表达,浓缩了几千年中国人共同的情感,“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小时候学的古典诗词,可能当时不能更深地理解,但这些诗存在心里,等到长大成人,虽然职业千差万别,成长背景不同,但这些古典诗词已经浸润到了他们的生命中。当面对某个顺境或逆境,可能就会蹦出一句诗歌,“原来我的感受,几千年前的某个诗人也曾有过,我并不孤独。”古典文化映照进现实,这种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便是信仰之力。”
在邱婕看来,古典诗词除了可以培养孩子对语言、意象的美感,更是将其中的思想性打造为孩子做人的筋骨。时代变迁,总有许多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人文精神不会变,培养孩子的诗词修养,便是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入智慧的种子,任它风云变幻,我自宠辱不惊,“这是诗的力量,会让孩子一生受用。我们的许多孩子观看诗词大会,除了赞叹选手们的记忆力和储备,更为感动的是他们面对功利的淡定,这就是学习古典诗词的现实功用,会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
引导孩子学习国学
家长切忌功利心理
如何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对此,邱婕表示,许多家长告诉她,孩子学国学以后变得有礼貌了,识字量和记忆力也增多了,也更懂得体贴父母、尊重他人,“学习国学可以提高孩子语文能力,和对古代常识的理解能力,这些客观上都是国学的魅力,但许多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短期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对国学认识的误区,国学是积累,更多是希望能培养孩子做人的修养和储备。”
邱婕说,让孩子学习古典文化相当于播种,付出后的收获并不在当下,因此家长不要太关注孩子是否能够完整背诵,更不要要求孩子一定要在外人面前背诵,孩子的学习主要是要看兴趣,如果孩子不喜欢,作为家长也不应该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家长要把背诵诗文作为和孩子的一项共同爱好,在互动中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家长必将要用几倍的代价来重新培养,所以5岁之前的孩子,我们更多是希望通过游戏和亲身体验的方式来完成的,不必在意孩子能记住多少东西。”
邱婕表示,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不要说小孩,许多成年人也经常面临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诱惑和空虚感,“一个人除了努力生活,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传统经典文化具有精炼、形象等特点,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唤起孩子的兴趣,也会让双方都有很强的成就感。华商报记者 王斌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郑珂)2月13日,渭滨街道机关全体干部、辖区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在社区服务中心集中学习了新修订的《中...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