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上 会造机器人的咸阳女孩夺冠
工科博士陈更被誉为诗词女神
华商报咸阳讯(记者 王斌)从研究智能康复机器人的工科博士到“诗词女神”,2月1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决赛中,咸阳籍女孩、北大工科博士生陈更战胜另一位工科女博士问鼎总冠军。
北大工科女博士 4次参赛终问鼎
2016年,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重新让观众认识到古典诗词的美。节目中,一名身穿民国学生装、梳着麻花辫的北大工科女博士一亮相,出口成诗,加之“中国诗词讲究四素: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浑厚、体面宏达、血脉贯通、韵度飘逸”这段精彩开场白,令她收获众多粉丝。因为研究智能康复机器人,她被人称为“会造机器人的诗词才女”,她就是咸阳籍女孩陈更。
《中国诗词大会》已举办四季,每一年陈更都会如约出现在百人团中,前三年她与冠军擦肩而过,但也积攒了极高人气。2月1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最后一场比赛,陈更对决另一位女选手孙晓婧,一个是北大博士生,一个是中科院在读博士生,一场“神仙打架”式的精彩对决让观众大饱眼福。
陈更是唯一一个连续四年参加诗词大会的选手。对于陈更的坚持,主持人董卿称她是“天道酬勤、水到渠成”。
感恩家乡咸阳 塑造了今天的自己
1992年,陈更出生于咸阳市秦都区一个村子,曾就读于咸阳市沣东小学、育才中学,本科从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现在北京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读博士。
陈更夺冠后咸阳市民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争相转发。2月15日,华商报记者联系到陈更,她对家乡父老的关注、关爱表示由衷地感谢,“咸阳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我深爱咸阳,它的平静,它的坚毅,它的敦厚,它的蕴涵,它的温柔,塑造了今天的我。”
与诗词结缘本是爱好,却因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成了“网红”,这让她多少有些始料不及。夺冠后,陈更曾感慨,希望能在传统文化的路上多做一点事,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也希望我能带动更多咸阳学子学习诗词的热情。”
参赛选手外表出众 灵魂有趣
谈及今年的比赛,陈更介绍:“今年的比赛难度前所未有,以前是比准确度,现在是比速度,诗词大会已经被140位大神变成了“最强大脑”。核电站高级操纵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工程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师、导弹工艺员、海洋采油工程师、程序员……我经常感叹,他们的外表已经很出众,还有如此有趣的灵魂。”
比赛中,让陈更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选手带着一本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诗集《万物静默如谜》,在录制间隙翻看。“我问他为什么看这本?他说因为最近在看这本,不想因为比赛打乱了阅读计划。我感到内心被撼动,这是真正的爱诗人,只有赤子心,没有胜负心,所以诗词大会是我的人间净土,让我一次次得到净化。”
“我不是学霸,我只是很努力”
2016年,陈更走红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时,华商报记者曾采访报道。采访中,陈更的母亲梁女士曾表示,自己是一名中学老师,与丈夫都热爱文学,一家人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陈更从小爱读书也与此有关。
“工科博士”、“诗词女神”,人们称赞陈更是学霸和天才,然而她却并不认可这些称谓,她说:“我不是学霸,我只是很努力。我是个从小刻苦学习的孩子,读本科前没有出现过偏科。”
从鸿雁传书到网络时代,《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古典诗歌的美,对于读诗的感悟,陈更觉得,诗能让人放下一点什么,看开一点什么,看淡一点什么,明白一点什么,顿悟一点什么。“所以我会背诗,不是说我会背,背得很流畅,而是诗词影响了我的修养和性情,这才算懂了诗。”
陈更还给大家分享了一些记忆古诗词的方法。陈更表示,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不能死记硬背,要注重理解和思考,“把诗读通读透,多温故,看到美好的事物自然就会将它与情景相符的诗词联系在一起。”
新闻推荐
2月14日,一场大风过后,咸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迅速行动,结合线路实际情况,组织人员重点对下跨大棚区的输电线路进行了特巡,对宋...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