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咱农村新生活

咸阳日报 2019-02-03 07:00 大字

群众在集市上买饰品,过绿色健康年。本报记者 刘计划 摄(B)⑧

本报记者 刘计划

“快来看、快来看,新鲜的蒜薹、辣椒、豆角便宜卖了。”“来上5条鱼,给咱弄干净点。”“你这肉咋卖呢,能不能便宜些?”……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秦都区马庄街道办的集市,显得十分热闹,从十里八乡前来赶集的群众乐呵呵地挑选年货。

马庄集市辐射周边20多公里,平时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都在这里购买。今天是年前的最后一个集,这一天集上的人最多。没买齐的、没买够的,都会到集上转一转、看一看。

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大人背着编织袋,里面装满了蔬菜、大肉、水果,小孩手里拿着玩具,拉着大人的衣角跟在后面,开心地笑着。

“打3斤左右就行了,后腿肉少来点,别超过4斤……”记者看到,卖肉的摊位前围的人并不多。在这里卖了20年肉的梁瑞说,过去大家日子穷,一年到头舍不得吃上一回肉,都攒到过年买,那个时候猪越肥膘越厚越好,一次都在10斤以上;如今不一样了,群众生活富裕,平常和过年一个样,啥都有,而且大家更加注重健康,瘦肉现在最受欢迎。

柑橘、芒果、火龙果、红毛丹、车厘子……在水果区,南方、北方、进口的水果样样都有。“给我装上5斤柑橘、拿一把香蕉、再拿一箱车厘子。”界村的宋梅玲一边挑选水果一边说,现在农村集市什么都能买到,也便宜,今年村上不让放炮,就买些水果、中国结,过上一个绿色健康年,也为环保做贡献。

“咱常年在这集市上卖,绝对是正宗红薯粉,假一赔十,就放心地买。”王争学说,3年前家里的土地流转后,就开始做红薯粉条生意,主要在周边集市卖,质量好才能赢得群众信任,一年下来能挣5万多元,现在家里日子过得红火。

“娃给了3000元,让买过年东西。就买了一些木耳、黄花菜和平时常用的东西。”65岁的张红军老人笑呵呵地说,现在家里什么都不缺,平时大家都在城里带孙子,也见不上面,到集市上来主要是见见熟人,集市过年热闹的感觉真好,再一个,还能买到地道的土特产,吃着放心。

李雪化这几天的生意特别好,她告诉记者,只要人勤快,没有过不好的日子,泡泡油糕、油坨坨馍、肉夹馍就这三样小吃,改变了她的生活,家里买了车、盖了房,供娃上了大学,说起现在的生活,她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新鲜蔬菜、佐料、干果……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卖服装的、卖花的、卖灯笼的,吃的、穿的、用的一应俱全;手上提的、肩上扛的、汽车上装的、电瓶车上挂的……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农村大集浓缩了乡村过新年最生动、最有人情味的生活场景。(B)⑧

新闻推荐

咸阳市13家新组建政府机构集中挂牌

本报讯(记者袁森实习记者冯萌)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咸阳市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工作。1月25日至29日,咸阳市13家新组...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