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夫妇街边理发:“45年的老手艺舍不得丢”

咸阳日报 2018-09-14 10:20 大字

张凤梅正在为顾客修剪头发。

本报记者 王婕 实习记者 高恒 实习生 高君

三把梳子、三把剪刀、两把剃刀、一面镜子……一个稍显年代感的红色小手提箱,装满了张凤梅在街边剃头的全部家当。摆上塑料凳,撑起马扎,带着这套家当,一个露天理发馆简单落地,娴熟利落的手艺是张凤梅长达45年理发生涯的积累沉淀。

早上8点,已过花甲之年的张凤梅和老伴杨志兴从西阳村推着自行车来到渭阳西路,这条路上的住户两夫妻认识了大半,不时有路人向他们亲切地打招呼。

理发、剪发4元,剃头6元,修眉3元,刮胡子3元,焗油14元,童叟无欺。自张凤梅从国营理发店学了这门手艺后,45年来从未中断,街坊邻里的“发型工程”被她“承包”了。无论是双鬓斑白的老人,还是呱呱啼哭的婴儿,都将剃头这项活计放心地交给张凤梅。

3年前,张凤梅不想丢掉自己这门老手艺,便萌生了开一个“街边理发摊”的想法。“老伴退休后,我们两人就到咸阳帮忙带孙子。这两年,孙子长大了,我不想闲着,就出来继续帮人理理头。”价钱便宜,手艺精湛,时间一长,很多老人都成了张凤梅的回头客,大家都愿意在理发的时候与热情的老两口谝谝琐事,聊聊家常。

一张理发围布迅速落在刘成的肩头,张凤梅用围布围住这位老年顾客的脖子,夹上卡子。一边在他头发上喷水,一边梳理头发。待头发全部湿润,一把梳子从下到上,隔离出需要剪的头发,张凤梅拿起电动理发器,轻轻划过,细细修剪,一撮撮细发缓缓落下。修剪完头发,张凤梅又开始帮老人刮脸,修鬓角,理络腮。最后,用毛巾和刷子轮番清洁,待干净整洁后,张凤梅取下围布抖落掉剪下的头发,一套动作下来,技艺娴熟精湛,手法利落干净,让围观等待的群众啧啧称赞。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神清气爽,刘成竖起大拇指满意地赞道:“手艺好,人也热心,我经常来。这个‘街边理发摊\’为老年人服务得很周到,真是办了一件实在的好事。”

每剪完一人,杨志兴立即拿起扫把将剪落的头发装到塑料袋里,及时清理,放入垃圾桶,确保地面干净。收钱、维持秩序、清理地面,杨志兴默默地为老伴搞好每一项“后勤”工作。下午6点,日落西山,老两口收拾东西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方便群众,大家觉得开心,我也高兴。”张凤梅认为,开放的环境下,不吆喝争抢生意,不扯家长里短私聊。安安静静做好每项服务,就是老两口一天中最满足的事情。(B)(11)

新闻推荐

咸阳市召开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会

本报讯(记者刘宏良通讯员李伟刚)9月11日下午,咸阳市召开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会,部署该市迎检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根据《...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