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差的是“懂教育”的家长
□然 玉
一家之言
近日,陕西咸阳一栋高层小区电梯内总有尿骚味,保洁员查看监控发现,是一名小男孩在电梯内小便。孩子妈妈知晓此事后,严厉地批评了孩子。孩子意识到错误后,写下了一份检查,让妈妈发到业主群里给大伙道歉,并且每天由孩子父亲监督孩子打扫电梯一个月,作为道歉和补偿。业主群内,大伙对孩子母亲的教育方式点赞,也为这名“熊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的行为鼓掌。(6月26日《华商报》)
关于熊孩子,人们见识了各式各样的调皮捣蛋,也见识了N多包庇护短的家长。此前,每每有熊孩子肇事的新闻曝出,网络上的批判与质疑,都会归结为“家教缺失”云云。在此背景下,如今“好妈妈教训熊孩子”的故事,实在是殊为难得的宣教素材与示范样本。
咸阳这位妈妈的教育方式,之所以得到了邻居、网友们的一致认同,首先是其展现了鲜明的、正确的是非立场,承认了孩子的错误并对之加以矫正;再者,她还将整个教育、补救的过程全程公开,使得小区业主们都可以监督、见证。自始至终,这位妈妈向儿子清晰传递了“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观念,并且让孩子能够有机会以行动弥补错误。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知道对错、学会负责的过程。熊孩子的出现是因为在习得足够的社会规范之前,他们并没有可靠的是非意识,也没有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觉自律自控的能力。此时正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尤其是在孩子犯错时及时纠正——所谓家庭教育,从来都是未成年个体学习社会标准、规范、价值的关键一环。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不少人都忽略了这一点。
不少家长在孩子闯祸之后,尽管内心理亏也认为必须管教,却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方式。于是乎,现实中,要么是家长替孩子道歉赔不是,要么就索性是家长和孩子“一致对外”,回到家里关起门来私下教训。
妈妈让孩子罚扫一个月电梯,此事之所以难得,很大程度上还是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的难得。让孩子身处而不是逃离闯祸现场,让孩子直面而不是回避众人目光,这是一件有勇气也是有智慧的决定。与之相较,太多人总是将孩子当成是孩子,默认他们担不起责任受不住批评。这种过度的保护,只会让熊孩子逆袭之路,走得更艰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军伟)6月25日,省国资委党委委员、文资局局长陈小军带领省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督查组来咸,督查咸阳市中省企...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