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用献血纪念特殊的日子 夫妇献血带两岁宝宝

华商报 2018-06-15 03:52 大字

13日上午,杨亚宁、李广群夫妇一起献血,两岁半的女儿依偎一旁

6月14日是第15个“世界献血者日”。为提前迎接“世界献血者日”的到来,6月13日,位于咸阳中心广场的两处献血屋里,不少热心市民或独自前往,或带着家人朋友,献出自己的热血。

大三学生用献血纪念特殊的日子

上午10时许,穿着红色连衣裙的李秀梅一边献血,一边与旁边同样在献血的爱心志愿者聊天。据了解,李秀梅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一名大三学生,她说,最初的两次献血是看到学校门口采血车上“无偿献血 家人可以免费用血”的标语,第三次,则是因为朋友妈妈在西安住院急需用血,而当时血站缺血告急,于是自己就献了血。

“能献血说明身体好。”李秀梅告诉华商报记者,自己清楚地记得上一次献血的日期,是2017年12月18日,那天,自己正式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刘秀梅选择以无偿献血的方式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她说,如果条件允许,她想每年这个时候去献血,这样,这个日子自己永远都不会忘。

“今天正好是献血者日活动,时间比较特殊,所以又献血。”李秀梅说,“机采血恢复期比较短,今后,我希望能继续用这种助人又利己的方式纪念特殊的日子。”

结婚前一天献血

如今夫妇献血带着两岁宝宝

上午11时左右,杨亚宁、李广群夫妇带着两岁半的小女儿坐在中心广场机采血献血屋一角等待着。大约一个小时过后,他们坐在采血机旁的椅子上开始献血。此时,他们两岁半的女儿李小雪并不哭闹,只是站在母亲对面一边自己安静地吃着零食,一边时不时逗一下妈妈。

杨亚宁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都是装修工人,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当两人一起献血时,经常带着孩子,所以宝宝也不害怕。“她打针的时候从来都不哭。”杨亚宁笑着说。

她告诉记者,丈夫李广群第一次献血是在2007年10月15日,结婚前一天。“因为我怕他因为献血得传染病,曾有过意见分歧,所以记得特别清楚。”杨亚宁说,“不过后来时间长了,发现他身体也没啥不良状况,也就放心了。”

李广群说,其实最初自己只是经过采血车时,觉得献血对身体有益,正好顺便也检查身体,以后家人也可能用血,所以就献了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献血次数增多,妻子不但理解,而且还和自己一起献血,渐渐地,献血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女同志生理期之类的要避过,所以我没他献得多。”杨亚宁说,“机采血恢复期快,半个月就可以再去献,有时候也会有特殊情况耽搁,但是只要时间一到、条件允许我们就会去献血,平均差不多2周献血3次。”

据了解,6月13日、14日两天,咸阳市共有617人参加无偿献血,献血量达197400毫升。华商报记者 史嘉婷 文/图

咸阳市中心血站举办2018年6.14世界献血者日活动

为庆祝第十五个世界献血者日的到来,6月13日,咸阳市中心血站在电影院十字献血屋举办2018年6.14世界献血者日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为他人着想,捐献热血,分享生命。”咸阳市红十字会、咸阳市中心血站等领导出席,无偿献血志愿者代表和各界爱心人士200多人参加。

活动中,咸阳市中心血站站长梁昕致辞,他表示,无偿献血是为了挽救生命、崇尚文明、促进健康,无偿献血是健康的标志,文明的象征。目前人类还无法人工合成血液,这些挽救生命的血液只能依靠健康人自愿奉献。每当临床医疗急需用血的关键时刻,是你们——无偿献血者们,伸出自己的臂膀、流淌出殷红的血液,为急需救助的伤病员带来生命的希望,为无数家庭带来欢乐和阳光。

献血者和志愿者代表周桂兴发言,他认为无偿献血不仅对人体无害,还可以提高自身造血功能,是一件既利人、又利己、更利社会的好事。

据统计,当日共有235人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累计献血总量达72500毫升。华商报记者 李涛

新闻推荐

李晓静李嘉辉一行 开斋节前慰问穆斯林群众

本报讯(记者袁森)6月12日,一年一度的穆斯林传统节日开斋节来临之际,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晓静,副市长李嘉辉一行,到咸阳清真...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