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改变一座城市 咸阳市创建和巩固全国精神文明城市纪实
“文明建设没有休止符,巩固创文成果永远在路上。”2018年1月,咸阳市委书记岳亮深入城区重点部位检查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时强调。
回眸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咸阳荣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两块奖牌,500万咸阳人收到了走进新时代的第一份礼物!
“大秦故都,德善咸阳”的大旗站在新的起点、新的坐标上,向着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阔步前进。
文明是城市的灵魂
秦地咸阳,身处华夏文明长河发端之地,见证了大秦故都的辉煌,也记录了13朝京畿之地的荣耀。走进新世纪,守望文明是每个咸阳人的责任,更是使命。
咸阳有着236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长卷中,咸阳以其悠久厚重的传统文化、可歌可泣的革命文化、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书写了诸多璀璨夺目的绚丽篇章。这些独一无二的精准标识和彰显文明的历史基因,是咸阳成功创文的核心竞争力。
12个年头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历程,3载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这些成功的背后是咸阳人信守文明夜以继日的坚持,而这份坚持的信念,则体现了“崇德包容尚法创新”的咸阳精神。
今天,漫步咸阳街头,感受到大秦故都、德善咸阳的厚重,也见证着崇德包容、尚法创新的节拍。变化在无时无刻悄然呈现,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框架拉大,迈进GDP2000亿阵营,身处大关中经济圈核心板块,当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需要同样铿锵有力。
清晨,走在两寺渡公园,秦孝公、商鞅等20位历史人物铜像栩栩如生。公园深处,功能齐全的健身器材有序地排列在“全民健身区”内,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体育健身场地向市民免费开放。创文,让咸阳变美了,沿着渭河河堤路从上游走到下游,处处是景!长达16公里的健身运动长廊,让沿河而建的咸阳愈加散发出人文的气息。
文明城市靠大家共同创建
要说话和气、举止文雅,不要粗言秽语、大声喧哗;要热爱劳动、健康向上,不要好逸恶劳、酗酒嗜赌……《咸阳市民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点燃着人们对文明习惯的养成和意识。
如今,来咸阳的游客不难发现,报刊、电视、互联网、手机、建筑工地围栏、LED显示屏、公交车、出租车等经常性地刊播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文明倡导之风悄然在大秦故都传播……
“爷爷,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让我来扶您过去”;“您好,请将纸屑丢进垃圾箱”……在咸阳街头、交通十字,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志愿者、社区居民利用节假日、周末走上街头,参与文明劝导、“垃圾不落地、咸阳更美丽”“创建文明城市、弘扬雷锋精神、十万志愿者在行动”等一系列义务志愿活动,已经成为所有群众的共识。
据数据统计,咸阳市利用“志愿云”平台注册志愿者18万人,他们如星星点火,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到咸阳大街小巷,温暖着这个城市。
提升城市魅力指数
“咸阳湖二期建设确实很美,可以在沙滩上玩耍,可以在步道上散步,还可以在球场上运动。”市民庞女士说,咸阳湖二期水面宽阔、景观优美、功能齐全,最关键的是,连同咸阳湖一期、渭城滨河湿地一起组成咸阳人心目中理想的中央公园,既为大家提供一个绝佳的休闲绿地,也凸显市委、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如果说咸阳湖承载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生命绿洲,那么市民文化中心和奥体中心则是延续咸阳独特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
在城北的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两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矗立其上,一座是建成开放的市民文化中心,另一座便是正在建设中的奥体中心。
咸阳市以“创建文明城、群众得实惠”为目标,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总框架下,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每年投资100多亿元用于重点城建项目和一大批亮点工程,打通城市断头路、瓶颈路,修建地下管廊和停车场。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029艺术区、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咸阳湖文体休闲长廊等重点设施建成使用,共建共享、遍地开花的文化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魅力指数。
榜样力量无穷
这几年,无论是在街头广场,还是在公园绿地,中小学生的身影总是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在路边捡拾垃圾,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在上学的路上乐于助人。
“现在的孩子都很有礼貌,坐公交车时,总是会看到孩子们起身让座的一幕,一句“爷爷(奶奶)您请坐”更是让人印象深刻,看得出,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已经镌刻在了孩子们的心里,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之一。”市民屈波说。
凡人善举比比皆是,鲜活的正能量不断聚集,浇灌着文明之花绚烂盛开。“赵梦桃小组”“张思德服务队”“邵小利”……这些耳熟能详的文明旗帜,为咸阳写下一抹重色。
“咸阳好人”的评比,无疑激起了人们对身边好人的追寻和学习热情。短短几年,咸阳有73人次被评选为“中国好人”、103人次“陕西好人”、298人次“咸阳好人”,4人次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4户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获奖人数居陕西各市之首。
在近三年来“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咸阳人”活动中,涌现出的“最美政法干警”“最美城市美容师”“最美公交(出租)车司机”“最美医务工作者”“最美社区工作者”,无一不被高看一眼、厚待三分,名誉上受表彰,经济上得实惠,好人当然大行其道,崇德向善当然成为每个咸阳人自觉追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榜样为引领,必将为咸阳这座德善之城增显文明光辉。
共享文明成果
每逢周末,统一广场、中华广场、钟楼广场,各大社区基层文艺爱好者自导自演的舞蹈、相声、小品等节目轮番上演。
如今,咸阳市文广新局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等下乡进社区229000场次,文化惠民活动58场次。
2017年以来,咸阳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为目标,将各类文化活动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机结合,在全市广大社区、学校、乡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让市民群众在文化浸润中感受文明之风、在参与文化活动中提升文明素养,用实际行动擦亮“大秦故都、德善咸阳”城市名片。
伴随创建工作的深化,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套餐”相继出炉,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共建共享,为民惠民”从蓝图目标变成身边现实。
截至8月底,咸阳市30件惠民便民实事共完成投资约79.41亿元,涉及脱贫攻坚、生态治理、缓堵保畅、文化体育、生活改善、健康保障、教育惠民等7大民生项目。
市区新增100辆新能源公交车,完成淘汰黄标车3055辆,完成10台20蒸吨以下锅炉拆除;对188个老旧小区进行摸排,安装电梯42部;咸阳湖二期对外开放,新增水面6200亩,整治滩面2360亩。
共享创文成果,人人得实惠,我们呼吸的空气更洁净、吃的食品更安全、社会更和谐,文明互助处处可见。文明成为我们的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生活在大秦故都,越来越幸福美好!
经历了12载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接下来的日子,咸阳人民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让古都咸阳保持深厚的底蕴和美丽的天空。
巩固创文成果在路上
2018年1月2日,元旦收假第一天上午,咸阳市委书记岳亮等相关领导来到玉泉路、泉北市场、毕塬路、滨河市场等地,仔细察看道路改造和街面卫生情况,强调要加快施工、搞好绿化,方便群众出行,并就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墙面野广告、街面脏乱差等问题,责成相关单位立即整改,还群众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要求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加强城市管理、规范占道经营,推动美好市容和经济繁荣相得益彰。
2018年,咸阳市坚持把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党政一把手亲手抓、各套班子合力抓、条块结合共同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创文办牵头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为了进一步明确秦渭两区与市级城管部门的责任,出台《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大力推行“分片、包段、定点”的网络化管理,健全完善人员下沉、责任分解、任务处置、奖惩兑现到网格的城市管理运行新机制,完善和指定城市公共场所管理办法,加大对城区物流配送、废品回收、车辆维修等行业经营秩序的管理力度,建立专项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立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的孵化机制,开展志愿服务星级认定,建立回馈激励机制以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为重点,广泛开展重大活动、扶贫救灾、敬老救孤、恤病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
继续实行“每月一考试一通报,每季度一讲评一排队,年度结果总考评”的督查考试机制。每月底根据各部门、各窗口服务单位和主城区各区、各新城考核得分进行综合汇总,排出考核名次,进行媒体公布,在全市范围通报,做到每月督查考核有重点、有内容、有点评、有通报。每季度召开一次讲评大会,对综合考核排名靠前的单位进行表彰,颁发流动“红牌”,对排名后两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大会表态发言,并颁发流动“黑牌”。继续实行“三色”督办机制,建立工作台账,着力解决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出现的反弹问题和难点问题。
新闻推荐
2018年春节期间咸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检查食品药品市场安全,各个县市区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对辖区的食药市场安全进行了高频次检查,强有力地维护了节日食药市场秩序。全市春节期间食药市场...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