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秦都社会救助精准发力 养老服务多元发展

咸阳日报 2017-12-18 12:01 大字

今年以来,秦都区以打造“四个平台”为基础,以落实“四个着力”为主线,以做好“四个加强”为抓手,全面部署、真抓实干,社会救助和社会养老工作成效显著。

打造四个平台,夯实为民服务基础。打造减灾救灾应急响应平台,秦都区成立了防汛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制定防汛救灾应急预案,建立了三级信息员队伍,确保灾害发生后,及时查灾、报灾、核灾,多年来做到了报灾零失误;打造临时救助一门受理平台,在各街办设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申请窗口,及时受理、转办困难群众的求助信息,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2017年共救助3736户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225.78万元;打造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困难群众可直接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结算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实现了医疗费用结算的零时限。今年,全区一站式定点医疗机构由9家增加到32家,累计发放救助48.1052万元,累计发放各类医疗救助金143.47万元;打造高龄补贴一网审批平台,依托网络平台,在全市率先建立高龄补贴视频认证系统,使广大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高龄补贴年检。2017年累计为33119名7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补2902.77万余元。

落实四个着力,提升为民服务效能。着力打造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完善社区防灾减灾公共设施和器材,大力宣传防灾避险知识,并组织救灾应急演练,辖区居民防灾救灾减灾应急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切实提升。目前,秦都区5个社区已成功创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3个社区成功创建全省减灾示范社区;着力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坚持做到城乡低保审核审批程序到、位动态管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2017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救助金1394.8万元;着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紧盯脱贫目标,全面落实六个精准,充分发挥民政兜底作用。将城乡建档立卡贫困户778户1693人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金680.478万元。同时,为38名贫困户发放医疗救助金13.15万元。为831户贫困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52.005万元。为1028名贫困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80余万元。为32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15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秦都区现有养老机构2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家,农村幸福院2家,养老床位600余张,服务老人1600余次。2017年,秦都区不断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大力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同时鼓励引进民间资本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逐步在全区实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今年永安居家养老示范中心院长党收格被省民政厅授予“为民爱民,善行三秦”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领域先进典型人物。

做好四个加强,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加强救灾救济资金管理,秦都区建立了救灾资金管理责任制,由民政、监察、财政、审计等多个部门联合对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救灾资金高效规范使用;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培训管理。秦都区将培训教育作为提升民政干部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举办各类培训35次/年。同时,对全区民政工作人员进行备案,防止在各项社会救助资金审批过程中出现优亲厚友情况;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秦都区将志愿者服务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志愿者体系建设。目前,全区线上、线下注册志愿者已达11万,注册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20%,共有各类志愿服务团体658个,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5866个,服务时长超过318万小时;加强12345便民呼叫中心特色服务。12345呼叫中心为群众免费发放智能呼叫器2816部,并特别推出“帮老扶弱”政府关爱活动,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分时段入户,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基础保洁、***、谈心聊天等无偿上门服务。2017年12345呼叫中心共接听电话1545次,拨打电话8200余次,开展上门服务总计2766次,受到广大群众好评。

审核:韩隽华

新闻推荐

西兰办《准父母课堂》知识讲座开讲

阳光讯(吕阳记者张文平)12月8日下午,咸阳西兰办在社区服务中心举办《准父母课堂》知识讲座,聘请了专业老师进行讲解培训。活动邀请了西兰辖区多名新婚夫妇、现孕夫妇参与,专家老师从心理和生理上对围...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