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百姓幸福的最大公约数 ——咸阳聚力改善民生纪实
作为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长廊之一的咸阳湖二期工程,是咸阳落实省委、省政府普惠全省渭河沿岸广大群众要求的生态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咸阳市委、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30件惠民实事之一。
近年来,该市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改革的各项利好,惠及千家万户;发展成果的红包,带给百姓更多的获得感;城市福祉的普惠,谋求市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追赶超越的步伐,描绘出美丽的民生画卷……
做大惠民蛋糕,把民生“账本”做得厚实温情
民生要改善,财政当后盾。今年上半年,该市财政支出194.08亿元,增长19.1%。其中,民生支出166.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5.9%。
咸阳民生大格局如诗如画。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建设提速,奥体中心钢构合龙,渭河北岸滩区生态景观(咸阳湖二期)及渭滨湿地对市民开放,兴北绿林建成,地铁1号线三期、11号线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城两带”(北塬新城、咸阳主城、渭河南城和五陵塬历史文化景观带、渭河生态景观带)的城市空间结构正在由蓝图变成现实。
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利好红包频频出现。该市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19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取消;随机抽查已占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和行政执法事项的50%;“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广,市县镇村四级联网试点稳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已经建成;“一照一码”及“两证整合”登记制度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
咸阳全力抓好“两个80%”民生政策落实,每年投资100亿元为群众办好30件惠民便民实事,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用心用情用智扣牢民生“安全带”。
求解民生难题,把民生“答卷”做得精准满意
为给贫困人口撑起一把“健康保护伞”,减少因病致贫,咸阳积极开展精准扶贫脱贫“微改革”,针对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建立起贫困人口用药“绿色通道”,探索实行“镇开处方、县级采购、统一报销”机制。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动脉,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道路更是咸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张“新名片”。城西快速路高架桥、东风路快速路高架桥、秦皇路快速路高架桥和纺织路快速路高架桥等城区“三纵一横”项目紧张实施,一条条改造、开工新建的道路,将疏通路网“微循环”。
运用融资租赁形式,咸阳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淘汰老旧车辆。今年已投放200辆新能源公交车,9月底前将再投放200辆,并于10月建成首条集公交、停车场为一体的智慧交通示范线路。
民有所居,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近年来,该市投资209亿元开工建设15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目前,已竣工61089套,入住49946套,让普通百姓居有其屋,居有所乐。
描绘民生风景,把民生“画卷”做得和谐壮美
近年来,咸阳按照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从健全体制机制入手,织就完善社会保障网络,让广大市民真切感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和党的政策温暖。
完善就业保障。公益性岗位全部实行实名制管理。市县两级全部建立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在健全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的同时,明确了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农民工工资负总责制度。
完善养老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无缝衔接。社会养老机构日趋完善。
完善教育保障。城乡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大学区”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全面建立。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
完善医疗保障。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启动,22种大病住院费用统一先执行新农合政策。实现跨省异地医保即时结算,异地患者再不用“垫资跑路”。
完善急难救助。设立了身份不明或缴费不足人员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开展“救急难”制度试点。首批建成30个农村公益性公墓。
今年上半年,咸阳完成民生投资67亿元,30件惠民便民实事顺利推进。据陕西日报
新闻推荐
华商报咸阳讯(记者杨皓)一直正常经营的小吃城突然宣布要关门,20多商户和数名员工着急了,商户们的押金要不回来,而员工们也有一个月工资没有结清。昨日上午,在咸阳市团结北路宏兴码头小吃城承包档口的商...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