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水流云中看日出日落 创作《袁家村》后记

咸阳日报 2021-11-04 08:32 大字

董信义

我有幸出生在袁家村周边的一个村庄,对于袁家村的发展和变迁,我感到惊喜。宿命是一种潜意识的存在,而冲破宿命的束缚,是人对自我的肯定。在袁家村,我看到了这种积极的蓬勃气象。

我们国家是个农业大国,乡村是一个大世界。在乡村赖以生存的众生,都希望有着平顺、健康、温饱和幸福的日子。他们敬畏天地神灵,他们在泥土里刨食,靠的是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我有幸是他们中的一员,能够听到大地的声音,能够活得实在而无欲,能够在山水流云中看日出日落,那也是一种生活。

袁家村曾经是一个不起眼的普通小村子,在梦想与现实的博弈中崛起,在艰难曲折的发展中不断超越。这是美好的,更是令人向往的。我见证着这个过程,我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人的伟大。而人,他们就是中国最普通的农民弟兄,他们以非凡的毅力博得全社会的认同。

我是农民的儿子,身上的骨血都有泥土的味道。我喜欢我的农民兄弟,我为他们曾经羞愧、曾经悲愤、曾经昂奋、曾经激动。这一切情绪其实也是为我,为心中的崇高和纯净,为正在渴望改变命运的一系列壮举而发。而我的农民兄弟,在摸索的道路上往往需要引领者。谁堪此任?平凡却有着杰出品性的人;没有大智慧,却能在平凡中感知得失、明白进退、畅晓人生的人。他们本身就是农民,就是能够带领更多的人实现自己梦想的人。这样的人需要发现,需要培养,需要舞台,更需要更大的引力,使他自信,使他认识自己的存在和努力。这是更多的人的期盼和愿望。

过去,一头牛,一亩田,有吃有喝,媳妇娃娃热炕头。这是中国农民最基本的需求。而现实没有给你最基本的需求,你生活在饥饿、苦难、贫穷和没有希望的日子里,你能安心,你能睡得着?改变是必须的。没有改变的愿望,那还谈什么生活,谈什么明天?

命运的手在召唤不安于现状、不愿生活在贫困现实中的生命。站起来,向前看,土地不会亏待实在的人,生活不会欺骗满怀希望的人。发挥人的潜能,寻求突破的途径,在打开窗户的瞬间,看到云蒸霞蔚、日出东海的盛景。那是变革和发展的暗示,更是甜蜜与幸福的开始。

我为我的农民兄弟自豪,我要记录一个乡村的崛起与巨变,记录中国农村发展的轨迹。这是探索和追寻,更是痛苦和新生。

我不知道是在纪实还是在虚构。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村子,在两代人的努力奋斗中走在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前沿,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立在渭北大地上。

世人瞩目,世界惊叹。

这个村子就是袁家村,一个我非常熟悉的村子。

我就在这个村子的邻村生活,从小和这个村子一起成长。那些盛开的苜蓿花,那些茂盛的野草,那些挺拔的白杨树,仍和村子一样,镌刻在我心灵的回音壁上。我的灵魂在战栗,我的神经在紧绷,什么命运交响曲,那是高尚者安慰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我的农民兄弟的生存之道。

农民深知土地的神奇,他们感恩天地的恩赐。在阳光和风雨中学会耕耘、播种和收获;在引导者的带领下,走上了拼搏创新、奋发图强的道路。这难道不值得倡导,不值得歌颂吗?

时间会说明一切,历史会记住一切。无论是胜利的高光还是在曲折中的哀号,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奋起中的痛苦与忍耐,都在时间的坐标轴上留下痕迹。

国泰民安,福祉延年,是国人的理想,更是百姓的向往。在全民奔小康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农民的愿望和努力是一致的。千百年来逆来顺受、顺天应命的思想,在时代的巨变中早已成为过去。

就是这个袁家村,以半个世纪的奋斗,获得了历史、文化和现实的种种礼赞。这不是一个人的功绩,而是一群农民奋斗历程的写照,更是中国农民在新政策、新使命的指引下创业的发展史和成就史。我为自己有机会参与这场变革而兴奋沉醉。我不敢对这部小说寄予太大的期望,但我尽力了,完成了,这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我的文字还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欢,那不是我的功绩,那是我伟大而平凡的农民兄弟自己创造的。他们的创业史、奋斗史足以感动天地。他们是我难以忘记、永远崇敬的人。

我永远记着,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孩子。

我为能够为农民发声,为百姓而歌,为时代书写而感到无比的快乐。我知道自己的才情和把控小说的功力有限,我也知道自己为农村、为农民说话,有本能和自私的成分。但我相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共同携手的分量,更明白自己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

《袁家村》创作中,得到礼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委宣传部在袁家村给我安排创作室,初稿完成后,县委原宣传部部长张永忠亲自审阅,与袁家村干部交流书稿情节,组织召开修改会,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我表示深深感谢。 (B)(9)

新闻推荐

礼泉10月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本报讯10月28日,礼泉县10月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当天开工的西北智慧家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占地35亩。项目建成后,...

礼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礼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