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调解功夫深 三年干戈化玉帛

西部法制报 2019-09-26 00:31 大字

本报讯(记者郭朝霞通讯员谢金娣)近日,礼泉县人民法院史德法庭成功调解一起长达三年之久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

2016年3月10日8时15分,被告陈某驾驶的汽车与原告徐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相撞,导致徐某受伤。该事故经交警大队认定,双方对事故负同等责任。随后,徐某住院治疗,由于无力承担医疗费,徐某于2016年4月6日出院,在家休养。但医嘱载明徐某仍需继续治疗、定期复查。

事故发生后,徐某于2016年8月1日将陈某及该事故车辆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二被告赔偿损失。该案经法院审理,依法判决二被告共同赔偿徐某前期治病各项费用。判决生效后,陈某未能在期限内履行该判决,徐某申请强制执行。

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发现陈某家庭困难,没有履行能力,遂按照相关程序对徐某进行了司法救助。2018年4月以来,徐某的病情不断加重,二次颅内修补手术迫在眉睫,于是,徐某再次将二被告诉至法院。该案在审理过程中,原告申请司法鉴定,办案法官在收到鉴定结论意见书后,迅速开庭。庭审中,徐某及其代理人态度坚决,陈某代理人对徐某的情况表示同情和歉疚,但提出被告难以承担费用,就算申请强制执行,也是无力偿还。

庭审结束后,办案法官耐心释法,考虑到陈某的实际情况,积极与徐某及其代理人沟通,希望在调解的过程中作出让步,使得案件能够顺利解决。最终,经办案法官调解,双方签订了协议,达成一致意见。

新闻推荐

王保京:永葆初心

1954年,在全国青年积极分子会议上,王保京(中)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在咸阳乃至陕西,只要提及礼泉县烽火镇烽火村全国著名劳动模范...

礼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礼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