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一个小村庄的40年变迁

咸阳日报 2018-10-30 07:36 大字

本报记者 毋佳欣 李桦

陕西省礼泉县的烽火村,南依白莽山,北临泾河水。烽火村原名“白灵宫”,传说早年在此地挖出了战国时期白起的墓。解放后村子改名“烽火村”。

解放前,泾河冲刷平原,两岸土地沟壑不平,荒草丛生,乱石成堆,这里成为逃荒要饭人落脚的地盘。就是在这样一片贫瘠的土地上,烽火村人老几辈挥洒汗水、燃烧激情,他们在高崖上打窑洞,在泾河岸边平整荒滩地,在黄土地上刨得粮食饱腹;他们凭借愚公移山的勇气,坚持“日战大寨田,夜战新农村,白天干一天,晚上加一班”的奋斗精神,发展农业、搞村办企业,在陕西省率先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40年,长河流淌,斗转星移。

这座白莽山下的小村庄,在时代的变迁中,一路大胆先行先试,经历了初级公社、高级合作社、农业学大寨、改革开放,人均收入从过去的几十元,到如今2万余元,群众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书写了陕西改革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曾是闻名全国的红旗村

金秋十月,从咸阳北行20多公里,就到了烽火村。只见通村水泥路宽阔平坦,道路两旁果园,红彤彤的苹果坠满枝头,果香沁人心脾。

走进村子,颇具延安窑洞风格的民居,整齐划一,在树荫遮掩下,显得恬淡而静谧。家家户户门前,盛开着月季或秋菊。

“这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过去,多少人羡慕这下窑上房,邻村的姑娘都争先恐后往我村嫁呢!”说起烽火村的过去,村民王志发一脸自豪。

过去,烽火村耕地面积少,水土流失严重,沙石遍地,大部分村民住在破旧低矮的土坯房、窑洞,有的在泾河边搭的草棚,日子过得恓惶,常常食不果腹。

上个世纪50年代初,王保京担任烽火村农业社主任。在他的带领下,村民拿着铁锨,挑着担子,在一片乱石滩中、河床淤地上开垦土地。

在烽火村,记者见到这位村里的带头人王保京,今年88岁的他,精神矍铄、和蔼可亲。

王保京回忆起过去开垦土地的场景不免唏嘘:“那个年代,泾河岸边,红旗招展、人欢马叫,根本没有现代化的机械,大家全凭一双手和浑身力气,青年人用担子挑土,用架子车拉石头。孩子和老人在泾河边上捡石头,干多干少,过秤记工分。”

他说:“过去能吃饱,家里有余粮,人心里才不慌,虽然吃了很多苦,但开垦土地为日后共同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凭借“愚公移山”的精神,烽火村人在泾河滩边开垦了耕地1200亩,以种植玉米、麦子等粮食为主,解决了全村人的温饱。

改革开放之风为百废待兴的小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敢为天下先的烽火村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社办企业。

60年代,烽火村率先成立了农业机械加工厂。

1982年,烽火村建设水泥厂,从年产1万吨逐步扩大到20万吨。

1995年,烽火村建设纸箱厂。

在此期间,烽火村还努力发展科学种植,兴办社办企业养猪场、劳保厂等为龙头的十几家集体企业,家家户户除在企业务工外,几乎都有卡车、大货车搞起水泥运输。

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从1971年至1978年,烽火村集体分批为全村村民统一建设两层窑洞式楼房,每户三间,180多户村民不掏一分钱就能入住。

“你看,这房子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们当时自己烧制的,石头是在泾河边用肩挑过来的,它浸润着我们的心血。村里修建了水泥路、通了自来水,家家户户都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日子越过越好了,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村民王志发说。

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好,不仅承担了全村所有村民的农业税、特产税,还为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发放300元营养补助,并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劳动力不足、经济情况稍滞后的村民共同富裕。

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

2000年左右,富裕起来的烽火村看到外面的广阔天地,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在城里买了房和车,一部分思想活跃、敢闯敢干的年轻人开办公司,相继办起了幼儿园、搞起房地产、饭店、宾馆等实体经济,逐渐发展成为拥有百万、千万资产的致富带头人。

烽火精神一代一代传承

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的领地不能空缺,无论什么时候,烽火村人一代一代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精神不能丢。

烽火村委会主任王志武说,全村435户、1645人,平时年轻人基本上都在外工作,常驻村里的只有三四百人。2000年以后,应国家环保要求,逐渐淘汰了“四小企业”,村民的经济收入渐渐转向依靠汽车运输和农作物种植,村子的发展一度平稳。(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礼泉引进澳大利亚葡萄新品种

9月29日,咸阳礼泉县御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寇明谦(左一)向来自西安鄠邑区的果农介绍合作社从澳大利亚引进的葡萄新品...

礼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礼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