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党员“一帮一”拓宽贫困群众致富路

咸阳日报 2018-05-17 10:55 大字

本报讯(赵宁果)从2016年开始,礼泉整合有生力量,组织动员全县7000多名党员,全部下沉到村,与贫困户结成“一帮一”对子,帮助贫困群众深挖穷根,整治村貌,扶志立志,对全县脱贫攻坚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广结对子“面对面”,帮扶力量越建越强。建立“一帮一”包扶机制,按照每名县级领导包扶5户、科级领导包扶3户、普通党员包扶1户的标准,在全县遴选有帮扶能力的7015名党员,与10014户贫困户结成对子,从而让贫困户帮扶力量由镇办村组领导班子、贫困村第一书记,拓展壮大到了有帮扶条件的所有党员。为确保“一帮一”党员驻村帮扶不走过场,该县把政策宣传讲解、产业培育、整改落实等职责任务夯实到了每一名党员,由村党支部和单位党组织对每周二“扶贫日”到岗情况进行“双公示”,将帮扶工作动态上传县党建微信群,大家一起晒实绩,推亮点。同时,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督导推进。

精准施策“点对点”,致富之路越走越好。群众穷,穷在没产业支撑,没龙头带动。广大帮扶党员对接洽谈陕西天际生态农业等多家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探索出了农业产业分红等多种扶贫模式,扶持成立了136个农业专业合作社,让贫困户实现了抱团取暖、联手脱贫。“一帮一”党员始终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技、扶智相结合,不断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年至今,广大党员不仅面对面对贫困户宣讲劳动脱贫的身边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还积极参与扶贫扶志“九个一”工程,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长远促进“实打实”,脱贫动力越鼓越足。只有培育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贫困群众的幸福日子才能持久。“一帮一”党员把建强村党员班子贯穿帮扶全过程,按照“性质相同、行业接近、产业互补”原则,在农业产业园区、家庭农场等组建产业链党组织13个,新建10个标准化两新党组织。在改善班子结构和发挥党员作用上,注重发展新型党员,并重点抓好他们致富带富、治村管村能力。如今,礼泉每个村都建立了由在外能人、退伍军人、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构成的5至7人的后备干部队伍。(B)⑦

新闻推荐

礼泉县公证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讲

  记者韩永国  5月11日上午9时,礼泉县公证处在会议室举办了一次演讲活动。作为“不忘初心,牢...

礼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礼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