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辛苦劳累,但我无比幸福”

陕西日报 2018-03-04 06:50 大字

本报记者吕贵民

遇到节假日,每天3000公斤的豆腐销量,从生产到销售,对卢志强和他的团队来说并不轻松。

68岁的卢志强每天5时就要起床,6时准时打开店门,迎接来上班的员工,直至23时以后,他才关门休息。在卢志强的生活中,没有节假日。3月1日,记者在礼泉县袁家村采访时,他说:“虽然辛苦劳累,但我无比幸福。”

卢志强是袁家村卢记豆腐坊的经理,但他本不是袁家村人。用卢志强的话说,他是袁家村的“新村民”。

2007年7月,袁家村在打造乡村旅游项目过程中,招贤纳士,吸纳了一批有传统手艺的人到袁家村创业。卢志强家住礼泉县烟霞镇卢家河村,家里共6口人,他自幼学得一手做豆腐的好手艺,做出的豆腐块形完整、质地细嫩、极具弹性,在十里八乡远近闻名。

时任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的王志学登门邀请他,给出的条件是:做豆腐所用的设备全部免费提供,房费、水费、电费全免,挣下的钱全部归卢志强所有。因为条件优厚,卢志强没有犹豫,带上老伴儿和孩子举家来到了袁家村,一个月后,他的豆腐坊便开张了。但那时候来袁家村体验乡村游的人还很少,做好的豆腐卖不完,卢志强就用自行车推着豆腐走村串巷叫卖。2008年至2009年,袁家村的旅游业一下子火了起来,每天豆腐坊门前的顾客都排着长队争相购买,豆腐供不应求。豆腐坊每天能收入好几千元,年收入近百万元。卢志强说:“现在与我当年在卢家河村卖豆腐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年在卢家河村时,忙活一天,能有个四五十元的收入就很不错了。当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2012年,袁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决定,以股份合作为切入点,创办农民合作社,让大家共同富裕起来。为扩大生产经营,卢志强丝毫没有犹豫,就对豆腐坊进行了改制,共吸纳了96户村民入股。这几年来,股东每年都能拿到不少分红。卢志强说:“我和老伴儿、儿子、儿媳都有股份,我除了每月领4000元的工资外,每年的分红都在20万元以上。”

卢志强现在每天的重点工作是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他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豆腐所用的原料,全部是由村上统一采购的东北一级大豆,豆腐经过了质检部门的检验,是安全绿色的健康食品。

如今,卢志强在袁家村购买了单元房,把卢家河村宅基地上的几间土木结构的老房也拆了,花了50万元盖起了两座两层楼房,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家里还购买了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商务车。

“这些年来,袁家村成了中国最具魅力的休闲乡村,享誉全国,袁家村豆腐也销到了全国。毫不隐瞒地说,我从来袁家村至今,大概挣了400多万元,这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袁家村农民创业的好平台和自己的不懈奋斗,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说到这里,卢志强满是自豪和骄傲。

新闻推荐

礼泉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扎实开展成效显著

礼泉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扎实开展,成效显著。一是2015年9月开始启动分级诊疗工作,县域各医院已对本院开展的疾病诊疗目录进行修定完善和公示,并报至县卫计局审定备案。二是各医院已设立全科医学科,...

礼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礼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