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教学名师王国栋: 35载创新育才

西安日报 2017-08-30 04:22 大字

王国栋,男,汉族,1957年8月出生,陕西礼泉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主要从事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的教学工作,科研方向以生物物理和土壤物理为主。

■记者张潇通讯员张晴赵保魁文/图

走进王国栋教授的办公室,最吸引人的是那满满的一柜子书;一系列“王国栋主编”的字样,凝聚着他35年的智慧、心血和汗水,诠释着他对《大学物理》的热爱、坚守与执著。

坚守:一门课讲了35年

“我是一名基础课教师,教学对我来说是头等大事。一旦基础课程教学出现问题,对整个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的影响是根本的、全方位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以及职业责任感,王国栋站在讲台上一讲就是35年。

每年200个学时的教学量,对王国栋来说是家常便饭。合校初期,因为扩招,他一年的教学工作量达到700多学时。常常是每天上午4节课,下午3个小时的实验,晚上接着又是3个小时的实验。高强度的工作量,让他的嗓子吃不消,讲话声音总是带着沙哑。

王国栋认为,教书育人,育人是根本。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把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查阅文献、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撰写论文。

为学生编写优秀教材

1993年,已经在讲台上站了12年的王国栋,决心编写适合农业院校学生学习的《大学物理》教材。他利用暑假,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冒着高温酷暑,开始了写作。为了降温,他把脚放在凉水盆里,肚子上挂着一条湿毛巾,一屁股坐下去直到3本教材初稿完成。教材写好了,屁股却坐烂了。

从1993年到现在,他主编了十几本大学物理实验和理论课程教材,其中两部教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被全国17所高校采用。2006年,他主编的《大学物理》教材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主持的《大学物理学(农科)》课程2007年获陕西省精品课程;2009年荣获“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2011年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

带领团队发表SCI论文60多篇

王国栋认为,一个称职的大学物理基础课教师,必须做好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一是物理学的经典内容要和传统内容、现代内容相结合,二是基础物理内容必须和农业、科技和生物科学实际相结合。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尽快成长,王国栋不遗余力,为他们搭建各种平台。他的实验室是开放共享的,研究生、青年教师都可以在里面做科学研究;和年轻人一起商定他们的科研方向,鼓励他们申请国家自然基金;让年轻人参与到自己的课题中锻炼提高……

年轻人很快在科研工作中找准了方向,团队的整体科研工作有了一个很好的起步。他们以秦川牛、关中奶山羊、匙吻鲟为对象,研究脂肪细胞、胶原纤维及相关蛋白的生物力学特性变化规律,为动物遗传育种及食品安全提供理论支撑。到目前为止,该团队已经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每年都有SCI论文发表,现在总计发表SCI论文60多篇。

刚满60岁的王国栋,一辈子都和大学物理打交道;讲台站了35年,理应驾轻就熟,成竹在胸。但他却说:“这个课越教越有意思,越教越有滋味,越教也越胆小。因为我们给学生上的每一节课对学生来说,一生只有那么一次。”

新闻推荐

两心相通天天都是情人节 咸阳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副主任 朱爱群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眉山(四川)分院副院长 刘平

同为医生的朱爱群、刘平夫妇,用自己22年的感情诠释着家的定义。朱爱群向记者介绍,她和刘平是在礼泉县医院实习时认识的,当时她是护士,刘平是医生。由于工作分配不在同一个地方,双方家人反对他们在一起...

礼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礼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