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六融合六建设”助推中医药事业向纵深发展

咸阳日报 2022-02-19 08:49 大字

本报讯(刑星)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结果,泾阳县顺利通过复审,这是继2011年成功创建首批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后第二次通过复审。

近年来,泾阳县积极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健全县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中医科、中药房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以“六融合”推动“六建设”,使全县中医药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与政策倾斜相融合,进一步推动制度建设。组织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及政策倾斜,将县中医医院申报为中央资金支持建设的县级重点医院建设单位,将基本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政策报销范围,并不断提高报销比例;提高中医医师诊疗服务费支付标准,推动医保定价政策向中医药倾斜。建立以公益性和中医药特色为核心的中医医院监管制度,严格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坚持人才招引和培训带动相融合,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通过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事业单位招聘、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形式共招引中医药人才26人,占招聘总人数的27.66%。积极邀请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西安市中医医院专家教授定期授课坐诊,并组织在职中医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确保“外引”“内培”两手抓、两融合。

坚持示范引领和多点开花相融合,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成县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实施名医名院战略,打造专科专病品牌。加大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建设力度,县医院、县妇计中心开设中医科室,县域内基层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积极为村卫生室配备中医康复设备,鼓励村卫生室及民营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鼓励支持县级医疗机构中医类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多点执业,放宽中医服务机构准入。

坚持作用发挥和疫情防控相融合,进一步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成立中医药防控领导小组,组建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医疗队,推动中医药全面参与医疗救治。特别是在应对西安疫情时,县中医医院熬制中药预防方剂和防疫茶,研制中药防疫香囊,第一时间为抗疫一线重点人群、隔离人员和就诊患者免费发放,成为咸阳市率先达到隔离人员中医药全覆盖的县区。同时,应用康健强元雾条对病区环境进行熏雾消杀,助力疫情防控。

坚持中医发展和慢病管理相融合,进一步促进同城双创建设。将中医健康指导及中医适宜技术广泛应用于慢病干预和管理中,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及慢病综合防控同城双创、同频共振。累计为全县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中医药健康指导约4.5万余人次。在制订签约服务包时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必签内容,在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时优先考虑中医类别医师或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充分利用电视、网络、义诊咨询等形式,加大对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力度。

坚持守正创新和生产生活相融合,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建设。建立了中药材资源数据库、动态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大力推广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建成中药材(初)加工厂2座,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创业就业。依托咸阳医药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中药保健茶、保健食品、药膳食品等的宣传推广和方便包装研发。特别是在县域品牌特色产业普罗旺斯西红柿种植中,创新应用中药种植管理技术,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 (B)⑦

新闻推荐

泾阳重点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本报讯(谢涛宋秋瑶田程)连日来,泾阳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