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村蔬菜大棚“种”出致富新希望

咸阳日报 2020-08-11 07:39 大字

郑福生在管护新栽的西红柿。本报记者 刘计划 摄(B)(11)

本报记者 马沅聪 刘计划 实习记者 郜雅昱

泾阳县薛家村位于安吴镇北部塬区,属于典型旱腰带地区,2017年以来,随着沿山采石企业被取缔,生态环境渐好,薛家村两委会在县、镇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下,着手建设薛家村蔬菜扶贫产业。

“走进咱们薛家村,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连片的大棚,大棚里种植的都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8月7日,在薛家村党支部书记李雪侠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蔬菜大棚。

村民郑福生正忙着给刚出苗的西红柿浇水,他告诉记者,自己目前有一个温室棚,占地3亩多,2017年开始从种圣女果到种甜瓜、黄瓜,去年收入就有4万多元。因为打工的一次意外造成眼部残疾,再也不能外出务工,家中生活一度陷入困难,可是如今有了大棚,而且见了效益,我想要不了一两年,日子会越来越好。

郑福生现在经营的木棚是村上实施扶贫的一项重要产业,村上根据贫困户情况,建立了扶贫产业基地,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电子商务”的模式,在全村6个组积极实施推进,基地以蔬菜合作社为基础,实现了蔬菜大棚的建、产、购、销一条龙服务。

2019年以来,随着蔬菜大棚效益越来越好,薛家村两委按照县委“2+1+x”扶贫模式,在村杨家组流转荒石滩地打造了占地150余亩大棚蔬菜扶贫基地,激活了荒石滩地潜在价值,新建高标准设施扶贫大棚11个,建成后,由支部租赁给有技术的群众和贫困劳动力经营,仅此一项可增加集体年收入20万元左右。另外,村支部依托信用村优势,联系村镇银行,为群众提供金融支持新建了21座大棚。

截至目前,全村发展蔬菜种植78户,建设温室大棚108座,直接辐射带动贫困户46户,合作社入股分红和就业带动贫困户12户,带动贫困户务工26户。同时,解决了全村及周边镇村200余人的务工问题,人均收入过万元。(B)(11)

新闻推荐

清华大学校友曹煜恒: 在高新一中的奋斗 是我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在难忘的线上教学中,曹煜恒的大三生活落下了帷幕,这距离他离开高新一中已经整整三年了。他告诉记者,高新一中给他带来的最大...

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