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河兰岷路安抚使范育
范育,生卒年不详,字巽之,北宋邠州三水(今陕西省旬邑县)人,为北宋转运副使、度支员外郎范祥之子,曾先后担任北宋泾阳县令、监察御史、光禄卿、枢密院检详官、枢密都承旨、熙州知州、熙河兰岷路安抚使、给事中、户部侍郎等职。早年考中进士后出任泾阳县县令,但因赡养双亲告假回乡,师从理学家张载学习理学,后经人举荐,被宋神宗召见,被授为崇文校书、监察御史里行。神宗召对时,范育奏请用《大学》诚意、正心以治理天下国家,并向宋神宗举荐了张载等数人。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宋因西夏军频扰边地,罢互市,断绝与西夏往来,西夏遂大举攻环庆路(北宋时期行政建制,宋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分陕西路置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治所在庆州[今甘肃庆城县],统领庆州、环州、邠州、宁州、乾州,辖境相当今陕西长武、武功、旬邑、礼泉等县间地和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以东地区),游骑直抵庆州城下,范育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奉诏视察西北边防,回朝后向宋神宗上言说:“宝元、康定年间,我军与夏人大战三次而失败三次,现在再战也一样。难道中原这么大,却不能抵御西夏的几个州吗?这是因为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不了解,轻举妄动。前不久的荔原战役,西夏人声明:‘我们处处修堡垒,不与汉人相争。’然趁我军不备冲杀过来,即便是追击也没有进入我们境内。由此来看,其中情形大约可以相见。”之后,范育又奉命出使河东,到河东后批评韩绛修筑啰兀二寨:“当初从外州较远的边城前后调集三十万民夫,耗费财物相当多,辽州最为穷困偏僻。运输车辆所经二十二个驿站,宣抚司不预先告知时间,转运使临时督办,致使百姓纷纷破产,上下无人敢说实情。只有辽州太守李宏能够斟酌使用民力,运输不误期限,但因为申诉实情,反而受到查处。希望宽恕被弹劾的官员,将运输在途中的粮草就地接收,使已经穷困的百姓都能得到皇帝的恩泽。”宋神宗采纳了范育的建议。此后范育因弹劾李定隐匿母亡不服丧,被免掉监察御史之职,任检正中书户房,他坚决推辞,于是被任命为韩城县知县。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北宋与西夏划定边界,范育奉诏前往鄜延(今陕西延安)参与划界。范育在参与划界的过程中,认识到宋军在防御西夏的诸多弊病,便上奏朝廷说:“保卫边疆不如坚守条约,坚守条约不如示以诚信。以前边界曾经严守,一旦条约撕毁发生战争,战士失败在前,农人受侵在后,这表明边界壕沟不足以依靠。议定边界的使臣刚离开而战争就立刻发动,金帛早上送去而战争在傍晚就爆发,这表明坚守条约是不足以依靠的。如今我们看到有利就发动战争,刚与敌方和好之后,又自立边界,不感到惭愧吗?”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交趾(今越南)与北宋发生宋越熙宁战争,宋神宗以郭逵为宣抚使,赵禼副之,率兵十万讨伐交阯。军队才到长沙,病死的人接连不断,郭逵、赵卨二人又不和睦,范育向朝廷上疏讲明不利之处,但朝廷没有听从。之后范育出任河中府知府,加集贤院直学士,迁往凤翔县,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镇守秦州。元祐年间初,朝廷任命范育为太常少卿,改光禄卿。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范育被任命为枢密院检详官,奉神宗之命,赴环庆路调查岷州团练使高遵裕等人案件,范育“还具奏其状”,神宗“因命育推勘”。元祐二年(1087年),宋军俘获吐蕃重要人物青唐羌酋长果庄(一作鬼章),对于果庄这样一个在吐蕃民族中影响巨大的人物如何处置,北宋朝廷内部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范纯仁、文彦博等人为首,主张应将其正法;一种以时任翰林学土兼侍读的苏轼为代表,主张应保全果庄性命,利用其影响力,以招降其部落而为宋朝效力。苏轼上书系统述了自己的主张,认为对于诸羌应“先服其心,次屈其力,则兵易解而功易成”。像果庄这样有影响的吐蕃人物,如能“全其首有领,以系其心,以为重质,庶获其用,此实当今之良策”。从接下来对果庄的处置来看,朝廷采纳了苏轼的建议。同年十一月,果庄被押送至京,“入献于崇政殿,诘犯边之状及谕以罪,当诛死,听招其子及部属归附以自赎。果庄服从,释”。到了第二年,还任命果庄为陪戎校尉。对此,范纯仁竭力反对,主张应“或纳质与货生命”。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范育被任命为枢密都承旨,后因大臣刘安世弹劾其闺门不肃,出任熙州知州(今甘肃临洮)。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时任熙州知州的范育报告说,朝廷擒果庄,迫使其“纳质效顺,息数岁之边患”。
同年宋朝鄜延路(宋代军政建制,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析陕西路沿边地置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治延州[后升延安府,今陕西延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宜君、黄龙、宜川等县以北,吴堡县及大里河、白于山以南地)经略使赵呙上书朝廷,说西夏派人送来了官方公文,要求划定双方边界线,北宋枢密院同意在塞门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东、西、北三面各取二十里,兰州定西城堡寨及河东路和鄜延路也各取二十里为双方边界地区。十一月,西夏又提出无理要求,要求再从宋朝领土里各划出十里为双方边界,而从前所谈判的二十里边界线归西夏所有,熙州知州范育不敢贸然答应。西夏军队多次向宋朝边境发动进攻,掳掠了不少宋朝人口。宋朝政府下令禁止双方和市,中止履行宋夏和约。宋军还对西夏的挑衅活动进行有力的反击,挫败了西夏军队的侵略活动。西夏“乞还失地”不成,又出兵进犯榆中,争夺此地。面对西夏的步步紧逼,朝廷讨论将放弃质孤堡(北宋元丰五年置,属兰州,在今兰州市东五十里的榆中县境内。元废)、胜如堡(北宋元丰四年置,属兰州,在今榆中县新营)两堡。此时被任命为熙河兰岷路(宋代军政建制,治所在熙州[今甘肃临洮])经略安抚使(官职名,为掌管一路军政的最高长官)的范育听到后极力反对,他上奏说:“熙河以兰州为要塞,此两堡者兰州之蔽也。弃之则兰州危,兰州危则熙河有腰膂之忧矣。”并请求朝廷在李诺平、汝遮川(在今甘肃定西县境内)修筑堡城,说:“此赵充国屯田古榆塞之地也。”但朝廷对范育的建言未予答复。
范育晚年被召入朝担任给事中、户部侍郎等职,后去世于任上。到了南宋高宗绍兴时,采用了范育反对放弃质孤堡、胜如堡等弃地和进筑李诺平、汝遮川两城的策略,而追赠其为宝文阁学士,元代编修的《宋史》为其立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红)为确保监管场所的稳定,泾阳检察院试行派驻检察新模式,全力推进“非接触式”刑事执行检察方式,切实监督配合做...
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