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与南京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原南京大学前身)旧貌
青年高鸿
□樊哲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肇建至今,它已经走过了116年的风雨历程。在南京大学的校史上,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和学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现当代文化和科教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名字,这其中就有为祖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卓著贡献的陕西泾阳人高鸿。
1938年,这时的国立东南大学已经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并成为当时国内实力最强、亚洲排名第一的民国时期全国最高学府。虽然中央大学在抗战烽火中一路西迁到陪都重庆,但学校的巨大声誉一直为学子仰嵩,慕名而考的全国学子依然趋之若鹜。此时,就有一位自小失去父母但品学优秀的泾阳学子考入了中央大学,他就是日后成为中科院资深院士的高鸿。
高鸿(1918.06.26—2013.06.14)生于泾阳县王桥镇高家巷,其父是被誉为“泾阳三杰”之一的辛亥革命先驱高铭新(1887—1919年),字季维,高鸿出生不到一年,他的父亲被反动军阀暗杀。幼年的高鸿对父亲虽然并无印象,但父亲胸怀真理、矢志救国的革命信念影响了高鸿一生。1938年,辗转陕西泾阳、三原、西安及江苏南京、扬州等多地求学的高鸿,考入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系,后转入化学系,从此开始了他与南大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
1943年,高鸿毕业后留化学系任分析化学助教,1944年考取全国第一届自费留学生,于1945年2月入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院,跟随著名教授G·L·克拉克,学习X—射线分析、极谱分析、仪器分析等课程。1947年2月,高鸿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拿到了伊利诺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研究助理。由于在校成绩优异,高鸿获得了伊利诺大学为优秀毕业生颁发的两枚金钥匙。在伊利诺大学工作一段时间后,高鸿谢绝导师的再三挽留,于1948年回到祖国,1948年开始一直在南京大学及其前身国立中央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工会副主席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科院院士。
在南京大学工作的四十多年里,高鸿院士高瞻远瞩,严谨治学,精心育才,始终致力于分析化学学科前沿领域研究,多次参加全国基础学科科学规划的制订工作,对我国分析化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许多学生已是我国的高级专家、教授以至院士。他编撰的《极谱电流理论》是我国第一部极谱理论专著,并于1988年获国家优秀图书一等奖;《示波极谱滴定》《示波滴定》和《示波药物分析》等是世界上示波分析领域的第一批专著。他用辩证的观点思索“分析化学研究什么特殊矛盾”,并多次在国家科学规划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上阐述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推动了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
“我是陕西人民的儿子,想为家乡做点事情”,在南京大学工作近半个世纪后,年过古稀的老院士满怀赤子之心做出了他人生之中的第二个重要抉择,回到家乡陕西,任西北大学终身教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用他生命最后的精力为西部科教事业做出了贡献。(B)(13)
新闻推荐
如何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减轻贫困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问题,泾阳县医院全面实施贫困患者就诊“绿色通道...
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