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体制机制调整见效 全面提速深度融入 西安代管西咸新区一周年观察

华商报 2018-01-24 01:48 大字

1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7个国家级城市群。这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大开发重要的举措,在大西安腾飞的关键时刻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刚刚过去的一年,西咸新区以托管代管为契机,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主动融入大西安。轻装上阵的西咸新区迸发强劲的发展动能,以优质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吸引领军企业、行业龙头的关注。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绿地丝路国际中心、670亿元的华侨城旅游综合体、800亿元的宝能系列合作、1000亿元的恒大童世界等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先后落户西咸,受到市场持续看好。

优化营商环境 建立高效行政审批体系

市场主体数增长52.3%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是区域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西咸新区以托管代管为切入点,以简政放权、服务便民为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构建起科学、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

建立高效行政审批体系。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3450综合行政审批效能体系”有效压缩审批时间从190天压缩为50天,有效压缩时限74%,新区全面推广“一套流程管项目”。

“最多跑一次”、“互联网+平台”赢得群众的肯定与认可。公布并实施“最多跑一次”事项,新区级137项,新城级872项。新区23家单位,146项服务事项在大厅统一受理,全年办件11360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7%。

机制体制的创新,让新区轻装上阵,优质营商环境换来让人惊艳的成绩单:引进内外资总量居全省第二;策划包装重点招商项目55个,工业招商引资完成77.2亿元,引进100亿元以上工业和服务业项目1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6亿元,产业项目投资占比和社会资本投资占比分别为56.7%、59.1%;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7283户、增长52.3%,建成众创载体29个。

绿色理念融入城市发展

铁腕治霾、柔性治水成效显著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西咸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西咸新区将绿色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紧盯国际一流标准,以更佳的生态环境,打造出一张“绿水青山”的靓丽生态名片,这也是招商引资最硬的名片。

为了打造优质环境大动作不断,昆明池一期开园之后,在2017年10月,西咸新区又启动了2017年秋冬季植树增绿活动,同时大西安中央公园项目也开工建设,中央公园总面积约5000亩,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城市中央公园。

在制度上的创新和保障是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的国际化大都市和生态田园新城的根本与核心。西咸新区建立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同创新机制,成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委员会,统一部署,系统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铁腕治霾、柔性治水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在铁腕治霾方面,强力实施“1+1+10”方案,协同打好治污降霾组合拳。西咸新区紧握落实河长制这把破局的钥匙,精心编制了城市水系规划,计划投入600多亿元,治理9条河流、打造23处湖泊湿地、45条大小水系,新增水面1063公顷。启动实施“八水绕长安”水系项目4个,昆明池试验段形成707亩水面,渭河、沣河等多个治理项目已建成。建立四级“河长制”管理体系,设立河长324名。在最近的民意测评中,西咸新区以98.83%的满意度位列大西安地区第一名。

“绿水青山”无疑要依靠持续地、大力度地增绿扩绿。以“五路两侧”绿化为重点,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328.5万平方米。

破解民生“九难”

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西咸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破解民生“九难”,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

交通是当代城市的“血脉”,关系到群众出行与城市各要素的合理配置,2017年,西咸新区开通多条公交线路,有效破解群众“出行难”。2017年,西咸新区与西安公交合作开通361至365等5条公交,实现了与西安主城区的互连互通。开通3条自营常规公交线路,全长60公里,实现沣东、秦汉和空港三个新城与西安地铁、咸阳主干路网的公交连接,月运客量达10万人。

开通E1至E10等10条定制公交,开展了以“线上预约、快捷直达”为特色的定制公交服务,月运客量达5万人,建成投运了6个公交场站,为公交运营做好配套保障。

同时,地铁1号线、5号线的施工正在加紧推进,力保如期通车。1号线二期工程东起后围寨,西至森林公园,全长约6.1公里。其中西咸新区段长约4公里,设站三座,于2015年开工建设,计划2019年建成通车试运营。

站在新时代的开端,西咸新区秉承着城在田中、田在城中、城田交融的生态田园都市发展理念,在科学思想指引和宏伟蓝图引领下,在“追赶超越”和建设大西安的奋斗历程贡献更多的力量。华商报记者 吕宏伟

记者手记

这里总有新变化

在寒冷的雾霾季,特别想念春光。想念花博会的灿烂、温泉乐园的酣畅、茯茶镇的暖茶……

常常走访在西咸新区这片土地上,被这里的人和物触动:这里有光,这里有温暖。

镜头一 现代农业

2017年3月24日那天,第二届花博会暨郁金香花展在泾河智慧农业园开园迎客,100多种花形成了美丽花海。

开幕式现场,我碰到背着数码相机的81岁老人董凤岗,他说,自己是泾阳县泾干中学的老校长,这几年泾河新城的变化很大,就常骑自行车出来转转,大家聚在一起,家长里短说的都是新城变化。

2017年5月31日,“世界苹果中心”落户空港新城,该中心将搭起广大消费者和陕西果农的桥梁,将整合陕西乃至全国资源,围绕“一带一路”打造千亿级农副产品交易平台。“世界苹果中心”瞄准定价权在发展。

镜头二 就业

2017年6月28日,空港新城自贸区第一家精品商务酒店——空港和颐酒店开业。

“能在家门口上班真好!”酒店服务员小刘说,酒店开业前,曾经举办了专场招聘会,自己的好伙伴和村里失地的一位大伯都应聘上了。

为了让群众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空港新城在与入区企业签订项目协议时就明确提出,劳动密集型企业要预留20%至30%的就业岗位给本地群众。空港新城与辖区企业、街道办等单位合作,共同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企业用工数据库。

结合入区企业和群众需求,空港新城和泾河新城开设了银行理财、物流运输、物业管理、会议服务、酒店服务、保洁、保安、厨师等等专业培训课程,对新城农民进行再就业培训。

镜头三 结婚

2017年7月1日上午,家住空港新城太平镇的小伙子程朋波领着心爱的姑娘登记结婚,成为空港婚姻婚姻登记处首对新人。

“太开心了,开心!”程朋波激动地连连说,登记当天还是他29岁的生日。

在泾河婚姻登记处,刚领到结婚证的王潇说:“没想到我们是泾河新城登记的第一对新人,挺有纪念意义的!”

当天,西咸新区人社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成立暨空港、秦汉、沣西及泾河婚姻登记处集中揭牌仪式在空港新城航投大厦举行,这标志着西咸新区在行使行政社会管理职能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镜头四 学校

2017年9月份,朋友的孩子即将上小学四年级,我被她和孩子的择校决定“电”到了。

“你看中了西咸新区空港枫叶国际学校的什么?”我问。

“作业少觉够睡啊,尊重孩子,身心健康是基础!”作为西安五大名校的子弟,本可以享受到让很多人羡慕的优质教育资源,但这位母亲说,我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如何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从人格培育、思维能力、学识胆识等方面引导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是真正的育人之道。

这几年,西咸新区相继引进建成了清华附中秦汉学校、枫叶国际学校、中加国际学校、西咸黄冈实验中学泾河学校。

这些学校的建成,不仅仅极大地方便了新区职工、附近居民子女就近入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显现出公共服务配套的国际范。

镜头五 住房、医院

2017年10月26日,65岁的空港新城底张街道瓦刘村村民陈书明向我讲述了自己从征迁到即将搬迁的心路历程,新生活让他充满期待。

在幸福里小镇,陈书明给记者做起讲解员:“你看,小区有花园、有儿童游乐场、还有活动中心和医疗室。女儿在西安上班,等西安北客站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城际铁路开通,小区西边就有空港艺术中心站,小区到西安北客站只需要20多分钟,到机场只用3分钟,多方便啊……”

陈书明以前当过老师、当过司仪,说起对未来的憧憬,他打着拍子唱起歌……歌以咏志、歌以抒怀,在这位老人身上,亲眼所见亲耳所听。

镜头六 新形象

2017年11月到12月,我参与了由西咸新区管委会联合华商报社举办的“高铁通秦川 西咸欢迎您”活动。

2017年12月7日,150名成都游客,乘坐西成高铁抵达阿房宫站。大家在此参加欢迎仪式后,赴西咸新区特色景区参观游览。

“很幸运能来西咸耍,我们一家人耍得很开心!”34岁的成都游客谭斌和老公、女儿游玩时告诉我。

2017年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二套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节目播出了《西咸新区——千年古都新机遇》,展示了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全面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的成就。这期我也看了,说的意思和我上面说的意思差不多。华商报记者 张艳莉

新闻推荐

快投稿 “茯茶”沉香 马玉萍

漫画/张永文在这里,你可以诉说你的感情,也可以畅谈你的感悟,还可以分享你的心情;在这里,你可以告诉我们你身边的开心事、新鲜事;在这里,我们一起说着咸阳几十年的变化,说着发生在咸阳的每一件大事小情;在...

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