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宁:爱心满满无私奉献

咸阳日报 2022-02-23 08:30 大字

教师简介:赵艳宁是淳化县石桥初级中学数学教师,从教19年来,扎根于农村教育事业,她担任过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教研组长工作。曾获得淳化县、校级“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教学能手”“四有好老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最美教师”等称号。

本报记者 宋超

赵艳宁在农村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感受着爱、收获着爱、学会了爱、传递了爱。

孩初时,教师的梦想就在赵艳宁心里牢牢地扎下了根:长大后要像爷爷和妈妈一样当一名人民教师。2003年,她踏上了心所向往的三尺讲台。19年以来,她一直站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沿,“让每一位学生在爱的教育下都有所收获”是她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她的自律信条。

赵艳宁是个细心的女人,作为班主任的她,总是第一个踏进教室的人,看学生穿的衣服冷不冷,今天身体有没有感到不适?昨天的课听懂了没有,作业做的怎么样?有没有不会做的题目?她都会耐心询问、辅导。

在赵艳宁看来,人只要不丧失目标,就是成功路上的佼佼者。担任班主任期间,她用一言一行去感染、教育学生,用爱的力量去感化、引导学生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如今,赵艳宁已是一个15岁孩子的母亲,可她觉得自己却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但她又是一个学生心中最好的“第二父母”。班上学生涛涛(化名)是一名单亲学生,因家庭背景复杂,经济条件差,几次面临辍学的境地,当然成绩也不理想。得知涛涛与自己儿子同龄,赵艳宁常给涛涛买衣物和学习用品,还利用课余、周末时间家访补课,使这名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

学生慧慧(化名)是一名单亲留守学生,在她一岁多时,母亲抛下全家离家出走,她只能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性格孤僻,思想复杂,稍微不开心就郁郁寡欢,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哭哭啼啼。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赵艳宁每天把她叫到房子,给她编漂亮的头发,和她谈心,与她一起吃饭,还把自己衣服送给她。一到冬天,慧慧的手冻得紫红溃烂,赵艳宁从咸阳一家化妆品专卖店给她买来冻疮膏和护手霜,慧慧知道后,感动地叫她为“赵妈妈”。

赵艳宁所在的学校,几乎都是寄宿生,孩子一周回家一次,她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生活起居,遇到学生头发脏、袜子没洗、床罩床单脏了……都会拿自己的工资给学生们购买生活用品,并帮他们洗涤干净。

2021年,学校举办“校园艺术节”,学生们的家长几乎都在外地,她用自己的工资给参加演出的学生购买了14套演出服,亲自给孩子们化装,还给女生们网购了头绳编制头发,有时候忙得甚至连午饭都顾不上吃……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讲也讲不完……孩子们在她的细致、耐心工作下,都能自强、愉快地在这个和谐的班级大家庭中生活、学习。

去年11月份,由于身体不适,赵艳宁晕倒在教室,休养了一周后,当她走进教室时,在黑板的左下角,赫然写着几个字:“欢迎班主任回校!”全班同学看到她时,她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在眼眶里打了几个转,但还是强忍着泪水,讲完了那一节课。

对赵艳宁来说,作为青年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停留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程度上,要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一名教师成熟的标志。于是,她在2013年9月,所写论文《收获于细节》在省级报刊《学习报》上发表,获得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2016年度教学能手评赛活动中荣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2016年6月在淳化县“潜心立德树人,争做四有好老师”演讲赛中获奖;2016年8月在“咸阳市四有好老师征文比赛”荣获市级二等奖……她还多次担任送教下乡培训项目,被咸阳师范学院评为“优秀指导老师”。2021年所带的数学抽考科目人均分处于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三尺讲台上,就是赵艳宁的广阔舞台。在课堂上,她是孩子们知识迷宫的导游;课堂下,她是孩子们的知心朋友。纵路漫漫其修远,她定矢志不渝、继续前行。 (E)①

新闻推荐

昨天,白衣天使舍家出征 今天,抗疫英雄载誉归来 支援西安核酸采样队返咸侧记

本报记者王婕实习记者徐浩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五。上午9点30分,一辆辆省内异地支援雁塔区核酸采样的车队,从西安市雁塔区列...

淳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淳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