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的私塾
任耀博
在近代新式学堂尚未兴起以前,私塾教育承担着启蒙教育和初级教育,是集启蒙、识字、读书、学礼、尊师、作文为一体的基础教育。明清时期,私塾遍布咸阳各地,几乎村村都有。
私塾有村塾、族塾之分,有门馆、家塾之别。担任塾师的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举人,也有地方官员或当地著名学者。清末咸阳私塾、村塾居多。所谓村塾,是一村或数村联合举办,聘请塾师,教授本村子弟。族塾则是以家族为单位,“或一家独设,或几家合办”,就读者均为本族子弟,“间或兼收个别外姓子弟”,其中本族子弟或免收学费,或少收学费。村塾多在乡间的祠堂、庙宇,族塾则大部分都在本族祠堂开设,所需费用均由族产承担,或由各族各支分摊。私塾还有一类是门馆,即小有名气的塾师或名望较高的大儒专门设立的“聚徒讲学、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学机构,自古名师出高徒,一般说来,费用较高。
家塾一般是家境殷实者或离退官员专为培养自家子弟而开设,也接收少量近亲族支中的天资聪颖者。在家塾任教者,一般皆是学问深厚、品德高尚或曾有官衔的的名师名家,以秀才举人、离退官员居多。优渥的读书条件,加之一流的师资,使得家塾培养的人才大部分都是佼佼者。据《淳化县志》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本县显宦贾克忠遭贬返里,于家设馆任师,亲课我瑛、我代二子,后皆为举人,跻身显仕之林。”再者,清同治、光绪年间,咸阳大儒刘古愚曾先后多次应家塾之聘,执教于进士李敬恒的家塾,其子李岳瑞后中进士,获受翰林院编修,后迁升总理衙门章京,是清末维新运动期间的重要人物之一。
私塾的学制无明确规定,亦无入学考试,更无修业年限,学童的年龄也是有大有小,一般是少年居多,但也有成家立业者就读于此,都混坐于同一屋檐下,因此,塾师教授学徒也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私塾无统一教材,初学时期,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幼学琼林》等启蒙识字读物为主,等学童完成启蒙学习后,接着就是学习《大学》《中庸》《诗经》《易经》《论语》《孟子》等经典。私塾教学形式主要是读书、背书、讲书,不是全天跟着老师诵读,就是练习做对联和作诗文,再者就是讲解经典中的文义,所谓作业,更多的是背诵和抄写诗文。另外,学业考核是以作文优劣定高低。学习之余,就是练习毛笔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科举时代是非常受欢迎的。
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后,各地的私塾也随即陆续改制为小学堂,这一时期私塾、学堂、公私立学校并存。民国初期,咸阳大部分的私塾仍然普遍存在。因为新式学堂学费用要远远高于私塾,普通百姓难以负担,故私塾一直存在于咸阳各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私塾或改立为保国民学校,或学堂、或初级小学。三十年代末,私塾逐渐减少。新中国成立前,咸阳境内一些偏远山区和农村地区仍有不少私塾遗存。
私塾作为旧时代的产物,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曾为咸阳各类书院培养了大批的人才,秀才、举人、进士多出于私塾之门。但近代其所授内容多与时代发展脱节,因此,私塾的废弃和改设也是历史潮流使然。(B)(13)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崔亦馨)8月5日,从原址陈杨寨转盘搬离两个多月的淳化大鼎雕塑正式落户在吴家堡转盘,经历了清洗、修复、喷铜以及做...
淳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淳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