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特色德育品牌的“当家人” 记淳化县润镇学区校长刘杰

咸阳日报 2020-04-22 10:46 大字

本报记者 宋超

30年从教生涯,从普通教师到班主任、再到校长,淳化县润镇学区校长、润镇中心小学校长刘杰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培养学生每一个小习惯。对他来说,德育工作尤为重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独具特色的德育品牌是奋斗的目标。他刚刚成功入围陕西教育系统2020第一季度“我身边的好典型”,多次被市、县教育部门评为师德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

“我始终坚信‘身教胜于言传’的教育信条。”刘杰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每学期开学的教育工作会上,他除了安排教学工作外,都会按照惯例给全体教职员工作师德教育报告。他在报告中常用孔子的话告诫全体教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立德树人关键看教师,教师的情操、形象和师德师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

让刘杰记忆犹新的是,刚毕业时,他被分配到淳化县南萍小学,当时,该校只是一个农村教学点,他是校长、班主任,也是一到三年级共16名学生的唯一一名全科教师。不管风霜雨雪,路滑道险,他总能按时到校投入工作,学校的学生全部住在沿沟畔的一排排土窑洞里,一到下雨天,孩子们一步一滑,连哭带爬地走在家和学校之间的沟坡路上。他得知后,就自愿当起了雨雪天护送学生上下学的“守护神”,有时,学生的衣服湿透了,冻得直发抖,他赶紧给学生换上自己的衣服,孩子们的心里暖暖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和感激的光芒。到了晚上没有灯,他就点着煤油灯或蜡烛备课、批改学生作业。在南萍小学的2年里,他从未让一名学生因雨天路滑而上学迟到或受伤,也没有因条件艰苦影响学生的课程,在当地至今传为佳话。

“学校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平台,更是育人的圣土。”刘杰特别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在他和教师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有了“内得于己、外施于人”的校风,诗心、爱心、匠心的教风,形成了动静雅致、活泼向上的校园特色文化。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就能看出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刘杰说,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德育工作的关键,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和厕所这些场所,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就要围绕这些场所来抓学生的德育。通过学习兄弟城市学校德育工作,刘杰校长制订了方案,动员全校师生,成立了“志愿服务小队”和“监督岗”,细化了创建标准。在每个班级的教室设立图书角,由学生自主管理,让大家通过图书借阅互相交流,定期开展读书演讲、经典诵读等活动,把学生优秀读书心得、书法绘画作品等展示在学习园地,形成书香校园的氛围,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在宿舍要求学生按时作息,团结友爱,坚持每天的内务整理和每周的“文明宿舍”“优秀社长”“模范舍员”的评选。在食堂就餐,定期开展“洗刷餐具、整理餐具”和“三节约”活动,培养学生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每天安排值日生,清扫厕所,清理纸篓垃圾。定期开展卫生保洁“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选,将评选结果纳入班级周评比之中,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劳动光荣感。

此外,刘杰还发挥家长作用,定期开展家长会,交流学生心理活动和教育对策,共同抓好德育工作。(E)③

新闻推荐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读者吴先生问:大棚韭菜叶尖发红,个别有干枯现象,是什么原因?

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杨凌老科协副会长李省印说,早春新发的韭菜嫩芽遇到晚霜,易造成叶片尖端颜色变紫红,个别嫩芽死亡...

淳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淳化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