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进京 陕西300余组件文物将亮相清华园
淳化大鼎彩绘士兵俑何尊跪射俑淳化大鼎、何尊、多友鼎、墙盘、秦公镈、鹰嘴金怪兽、将军俑、二号铜车马、鎏金银铜竹节熏炉、鎏金铁芯铜龙、胡人备马图壁画……这是一份长长的文物展品清单,多达300余组件的文物来自陕西省35家文博单位,其中,包括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珍藏的何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珍藏的将军俑等国宝重器在内的一级文物共计189组件。
9月10日,由陕西省文物局、清华大学主办的“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这份清单上的文物将亮相清华园。此次展览的主题“与天久长”,典出汉代吉语,以此祝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运昌隆、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汉唐盛世的精神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薪火永续、与天久长。据悉,此次展览位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展厅7号、8号、14号展厅,展期为9月10日至12月17日。
“俑”放光芒
陕西最出名的文物,莫过于兵马俑;兵马俑之最,莫过于跪射俑。此次即将亮相“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的秦跪射俑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东端的弩兵阵中心,造型独特,制作精美。二号坑共出土跪射俑160尊,作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跪射俑是秦朝时代精神和秦文化的最好诠释和形象表达。据专家介绍,跪射俑是秦弩兵的一种,它的出土充分印证了秦军在冷兵器时代拥有弩兵兵种的历史事实,这种具有射程远、命中率高、杀伤力强的兵种在秦的统一战争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古代步兵战术动作的生动图谱,对研究秦汉兵种具有深远意义,是研究中国兵史的珍贵资料。
与跪射俑一同展出的还有将军俑。将军俑又称高级军吏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目前仅出土9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共同特点是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其佩戴的“鹖冠”就是用鹖鸟的羽毛作装饰的冠。鹖鸟是禽鸟类动物中的“拼命三郎”,打斗起来永不退却,“期于必死”,古人非常佩服这种战斗精神,便用鹖鸟羽毛装饰武士冠,称为“鹖冠”,其用意也是激励武士效仿鹖的战斗精神。
“中国”故事
珍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何尊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此次也将亮相清华园。“营建洛邑,宅兹中国”,何尊最大的价值是铭文中“中国”二字作为词组第一次出现。在华夏民族形成的初期,由于受天文地理知识的限制,人们总是把自己的居域视为“天下之中”,即“中国”,而称他族的居域为东、南、西、北四方。在古代,“国”的本意指城、邦,并非国家;“中国”原意为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它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历史上的“中国”也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周代文献中记载,“中国”一词有五种含义:京师,即首都;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中原地区;指国内、内地;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然而,何尊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这里的“中国”是方位的意思。
汉唐风华
彩绘骑兵俑、彩色男俑、彩绘跽坐侍女俑、彩绘士兵俑,此次“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上,将有多件出土于汉阳陵的彩俑与观众见面。1990年春,汉景帝的地下王国沉寂2000多年后重现,成为震惊世人的“汉阳陵”。“汉阳陵”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大批无臂裸陶俑。众多带武器的彩绘陶俑当是士兵,但世上有裸体军队吗?后续的考古发掘,解开了汉阳陵彩俑的裸体之谜,并从中发现世上最早的宦官、飒爽的女骑兵、大批动物与丰富的生活器具,从而弥补了历史的空白。但其彩俑的微笑仍是不解之谜:虽偶有陶俑表情凝重,但大多数俑从眉眼到嘴角均呈微微笑意。汉阳陵彩俑的出土,使人联想年代相差约70年的秦兵马俑。时间如此接近,甚至制作汉阳陵俑工匠的师父或师祖辈,可能就曾参与秦兵马俑的制作,但两种俑的艺术形式、风格却相去甚远。“这些人俑小了很多,在50—60厘米之间,是真人的三分之一,但身体各部分基本合乎比例,形象表情也有所不同。”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秦始皇比较好大喜功,更喜欢气势恢宏的感觉,所以兵马俑做得很大,而且都是生硬、冷酷的面孔。而汉景帝时,崇尚“黄老之学”,提倡“与民生息”,所以陪葬物都显示出节俭的特点,装饰朴素、中庸,人物表情也更为和悦,“这可以说是‘文景之治’在考古发掘中的具体体现。”
唐墓壁画内容丰富,技巧高超,风格典雅,无论是象征等级的仪仗、列戟、建筑,还是反映贵族现实生活的狩猎、马球、乐舞、宫女等,无一不栩栩如生,绚丽多彩,洋溢着对生命、对自然的肯定和热爱,闪耀着大唐文明浓重的人文主义光彩。此次“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将展出乐舞图壁画、岩树图壁画、胡人备马图壁画。其中,出土于唐昭陵韦妃墓的胡人备马图壁画高114厘米,宽176厘米。画面上两个胡人牵着一匹白马,白马体型壮硕,大口长鬃,当为西域马种。一着红色圆领窄袖衫的胡人男子一手抱住马头,一手上辔头,马双眼圆瞪,做挣扎状,男子卷发高鼻,双眼斜视前方,显得十分用力。马前一着土黄色翻领窄袖袍的男子挽住缰绳,男子头戴胡帽,高鼻大目,颧骨突出,打绑腿,穿麻鞋。整幅作品寥寥数笔,将人物与马的动作、神态刻画得非常生动。
“鼎”立天下
据《春秋左传》记载,夏朝初年,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夏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在此次“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上,将展出国宝重器“淳化大鼎”。1979年12月10日,咸阳市淳化县石桥镇史家塬村村民在院子里修建窑洞时发现了3件青铜器,其中就有这件淳化大鼎,于是立即报告了淳化县文化馆。淳化大鼎造型接近西周早期的堇鼎和大盂鼎,所以年代应为西周早期,最迟不会晚于康王时期。
除了淳化大鼎,另一件国宝“多友鼎”也将华彩亮相。“多友鼎”长达279字的铭文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地区出土的西周铜鼎上铸刻的最长铭文。铭文中一共8次提到了“多友”,青铜鼎也因此被命名为“多友鼎”。
通过铭文,人们了解到一段鲜为人知的战争历史:某年10月,猃狁(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即犬戎,春秋之前应称北戎,之后应称北狄,活动于今陕、甘一带)大规模侵犯西周境内,大片土地被侵占,直接威胁着京师的安全。于是周厉王命令武公派遣多友率兵抵御。双方激战的半个月内,共打4仗,都取得了胜利,杀敌350余人,俘获23人,缴获战车127辆,将猃狁逐出周境内,并救回了被俘虏的周人。武公将多友的战绩转告给了周王,于是周王赏赐给多友包括青铜在内的若干财物,为了感谢周王,也是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多友便把周王赏赐给他的铜器铸造成鼎,作为宴请宾朋好友的器具。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姚军鸿“床前没有百日孝”,照顾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坚持几天容易,日子久了难免会厌烦。然而,在淳...
淳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淳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