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见证 幸福生活的变迁
四十年沧桑巨变,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飞速。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到如今的“B超、心电图、螺旋CT”等高科技大型诊疗仪;从“赤脚医生”到各科专家;从简陋不堪的卫生室到标准、敞亮的诊疗大厅……自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走过了40个年头,回首我国各个领域那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卫生领域变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本报记者 薛璐
“赤脚医生”“看病先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说起早年给人看病,淳化县咀头村村医薛治学说有一堆故事可以讲。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虽然看病地方简陋,工具也是简单的“老三样”,但“赤脚医生”在当时的农村颇受乡里乡亲的欢迎,那时候大家都称呼他们为“看病先生”。薛治学说:“当年,我的医学知识都是跟我父亲学的,他给人看病,就把我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后来,他去世后,我自然而然成了村里接替他职业唯一的‘看病先生’了。”
“在七八十年代时候,日常感冒发烧小毛病都是在家里扛着,高烧不退等很严重的病才会去找8里地外的“先生”看病,小时候几乎没有去医院看过病。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把腿给摔骨折了,腿疼得实在没办法,就那都没有想过去医院,后来我妈听说邻村有个‘看病先生’会接骨,她才一路把我背到十几里地外的邻村去看病。”今年76岁,老家在乾县,如今随着子女进城居住在阳光小区的居民张美兰告诉记者。
到了20世纪90年代,原来的“先生”陆续通过培训、自学、进修提高医疗水平。那时,一批经验丰富的“先生”在村里开起卫生所,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乡村医生。作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在多年的基层卫生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乡村医生,是中国人面对医疗最深切的记忆。
新设备、新大楼及就医新理念顺应时代而生
毛条厂退休老职工李明说,他在咸阳生活了50多年,提到医院的变化他深有感触。他说,六、七十年代工资收入很低,企业效益也不好,过去每月的生活费维持穿衣吃饭的需要都不够,更谈不上医疗方面的保障了。谁要是有发烧感冒的小病,就自己买点退烧药、感冒冲剂之类。那个时候大医院很少,医疗设施也很简单,医术精湛的医生也很少,群众看病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李明说他十几年前得了糖尿病,经常要往医院跑,所以他看到咸阳的医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医院设立的各科室齐全,分门别类,还增加了B超机、CT机、核磁共震等等先进的医疗仪器,让医生们诊病用得放心,患者们看得放心。这些年咸阳一些综合性大医院纷纷新建扩建了门诊、急诊、住院部等大楼,医院宽敞通透、窗明几净;服务台、挂号、分诊、输液室、休息大厅一应俱全;有的还增加了节假日门诊,医院的接诊能力增强,医护人员热情服务,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最重要的是国家现在政策越来越好,尤其对我们贫困群众来说,看病后有重重报销,基本花不了多少钱了,这可是解决了大问题。”贫困户崔玲玲,日前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费窗口办理出院时,结算后,她住院共花费52964.24元,经过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种途径共报销44796.33元,个人自付费用仅为8167.91元。
社区医院、家庭医生不断满足群众就医新需求
现在,医疗卫生条件很明显的改善了,社区医院都开在了家门口。“我母亲86岁了,眼睛看不见好多年了,在中华路社区卫生院签约家庭医生以后,他们经常带着设备来我家给母亲做免费查体。”作为一个见证了这么多变化的过来人,市民秦海洋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提供的各种优越条件。
记者从市卫计局了解到,自2012年6月起,咸阳市各区(市)全面启动家庭医生服务。根据服务能力,首先以辖区的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为工作重点,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并本着尊重居民个人意愿,在坚持居民自愿的前提下,与居民签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按照约定内容开展家庭医生服务。
而秦都区在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积极探索“秦都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一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由一名全科医生,一名公共卫生医师,一名护士组成,只要患者有什么不舒服,一个电话,我们便会上门服务。此外,我们还为签约居民提供定期测血糖、血压等免费体检和健康咨询。”中华路社区卫生院签约医生告诉记者。(G)(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高强)日前,淳化县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指挥中心围绕提升环境保护监管,消除污染隐患,减少污染事故发生,依靠县级智慧...
淳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淳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