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将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

咸阳日报 2018-09-22 07:56 大字

本报讯(蒲大伟)今年以来,淳化县大力整合财政、金融、社会帮扶资金及村集体和个人资金,盘活农村集体和个人土地、房产、基础设施等资源资产要素,依托各类承接经营主体,以股份合作为纽带,围绕“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经营主体+基地+农户”和“党支部+承接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改革路径,将贫困群众牢牢地镶嵌在产业链上。

土地入股促增收。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不断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产出率,持续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该县石桥镇咀头村集体经济组织把村上废弃旧窑洞复垦整理成500亩建设用地,整体打包流转给陕西盛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设渭北风情园,发展乡村旅游,盘活资源,实现土地增值。目前,“三变”改革的推行已使该县土地流转价格从过去100元/亩左右,提高到现在的500元/亩左右,该县累计向承接经营主体流转土地15000多亩,年实现土地流转收入700多万元。

政府配股促增收。通过建立“资金配股分红”促增收的模式,该县按照“政府出资、股权量化、按股分红、收益保底”的原则,根据市场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数量,以“1万元/人/股、虚拟量化股权”的方式,每个承接经营主体限额100—200万元不等,由该县财政向全县14个镇级扶贫产业园定向投放配股分红资金累计1500万元,苏陕协作项目累计向全县16个经营主体定向投放配股分红资金1600多万元。配股3100户贫困对象按所配股份分红,兑现每户每年保底分红不低于1000元。同时,该县财政还为9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次性注资20万元/村,累计注资1900万元,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持资入股到该县21个光伏发电站,增加集体经济组织股份收益。

设施入股促增收。通过大力盘活集体资产,折价参股分红,从而实现股份增收。胡家庙中心上罗村把财政投资建成的水利灌溉设施和交通设施,进行评估折价为85万元,入股到陕西雪影商贸有限公司,收益的30%作为村集体提留金,70%设立贫困户优先股,带动127户贫困户增加股金收益。

房产折股促增收。方里镇北峰村61户群众(其中贫困户22户)与该县爷台红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股份合作协议,将自家闲置的土窑洞、房屋等改造成民俗旅游宾馆酒店,折价入股到旅游公司,由公司统一上线管理运营,并对农户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农户做好游客接待入驻及餐饮服务等工作,在扣除农户接待服务及餐饮成本后收入的40%,按照协议约定由农户享有分红收入。

入园务工促增收。胡家庙中心枣林村党支部负责,成立淳香食用菌产业园区劳务用工协会,建立园区用工微信交流群,定期在线发布用工信息,劳务用工协会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入园务工,并约定贫困户务工薪酬日均高于非贫困户5元,截至目前,16名贫困人口在园区务工赚取薪金3000余元。据统计,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三变”改革承接经营主体累计务工30多万个工日,实现劳务收入2300多万元。

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启动“三变”改革村203个。其中涉及贫困村95个村,培育承接经营主体42个,建设光伏发电站21个,建成镇级扶贫产业园14个,累计参与“三变”改革资金11.3亿元,5900多户贫困户累计实现收益分红1500多万元。(B)⑧

新闻推荐

淳化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

本报讯(蒲大伟姚刚)今年以来,淳化县以改善和提升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源头控制,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

淳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淳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