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产业扶贫注入致富“强心剂”

咸阳日报 2018-06-08 07:14 大字

图为北塬村群众在进行技术交流。本报记者 王晓田 摄

本报记者 毋佳欣 刘计划 袁森

创新扶贫方式,发展扶贫产业;引进扶贫企业,带动群众脱贫。近年来,淳化县始终把发展壮大扶贫产业作为实现持续稳定脱贫的核心关键和有效抓手,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注入一针“强心剂”。

支部引领带动 群众自主脱贫

6月6日,铁王镇北塬村26岁的贫困村民袁军涛一大早就来到自家的大棚,他熟练地拨弄着西红柿苗,查看新栽种的水果西红柿长势。

袁军涛一家三口人,媳妇在家带孩子,他以前在外头打零工,家里有九亩地种植粮食,收入微薄,生活十分艰难。

2016年,在同村党员孙新平的结对下,通过政府帮扶,建起了蔬菜大棚,并于当年有了收益。今年,袁军涛又盖了三个大棚,全部种植水果西红柿。

“刚开始,我对种植水果西红柿一窍不通,孙新平得知后经常来大棚里手把手指导,遇到啥事情不懂,我一个电话他就来给我解决,真是帮了大忙了。”袁军涛告诉记者,村上的水果西红柿有西安的固定客商来收购,他的四棚水果西红柿今年都能上市售卖,预计毛收入有七八万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像袁军涛一样,在北塬村共有26户贫困户经过村支部互助结对帮扶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据村支部书记袁述平介绍,精准脱贫工作启动以来,北塬村提出了“支部引领村内互助自主脱贫”的思路,建立党员干部、致富能手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机制,以述平专业合作社为平台,采取自愿原则,为全村26户贫困户确定帮扶人,重点在思想动员、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等方面进行互助帮扶,帮助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养猪、养羊等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去年底,全村26户贫困户82人已完成脱贫23户73人,在册贫困户剩3户9人。

“下一步,村上将继续按照这一思路,帮扶贫困群众,争取在今年带领他们全部脱贫。”袁述平激动地说。

北塬村这一成功经验,不仅被铁王镇其他村借鉴,还成功推广到秦河便民服务中心、润镇等镇,带领群众致富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助农增收帮脱贫

北塬村支部引领结对帮扶带领群众脱贫是一项创举,而引进龙头企业则是淳化县委县政府一贯坚持的政策。位于城关街道办辛店村的天地现代果业基地便是淳化县引进的扶贫产业。

“以前我帮别人照看过果园,熟悉果园的经营流程,基地建起来以后我就在这边干,每个月有固定3000元的收入,而且我还流转了5亩土地给基地,每亩有500元的收入,好得很!”正在带领一百多名工人为果树压枝的天地公司管理人员赵军军激动地说。

赵军军是辛店村的贫困户,过去仅靠种植13亩小麦,靠天吃饭,来基地工作后,他的收入有了很大增加,日子越过越好。

据了解,基地建设至今,共流转城关街道办辛店村、柳沟村、罗家庄村和润镇草地村土地2000亩,涉及234户群众,其中贫困户36户,流转土地250亩,户均年土地流转收入3500元。

“目前基地共有200余人长期务工,其中贫困劳动力80余人,他们根据工作时间长短,年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同时,基地通过资金入股(苏陕协作)带动200户贫困户,每年每户保底分红900元,将连续分红7年。”基地负责人刘海龙介绍。

今年,淳化县先后筛选筹备产业扶贫项目58个,推广“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开工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或示范园区27个,组建颁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79个,其中95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全覆盖”,并采取产业托管、合作联营、入股参股等方式,引导全县3100户贫困群众发展果、畜、菜等特色增收产业,产业扶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B)(12)

新闻推荐

淳化重塑工作流程探索“纪法衔接”新模式

本报讯(蒲大伟徐莎莎)自淳化县监察委员会成立后,为确保执纪审查工作取得新成效,淳化县纪委监委围绕“纪法衔接”等重点难点问...

淳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淳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