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身有残疾却没向命运低头 夫妻俩靠勤劳绘出美丽人生

三秦都市报 2017-12-11 03:06 大字

本报咸阳讯(蒲大伟记者李小刚)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虽然都身患残疾,却没有因此自卑气馁,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用一双勤劳双手绘就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卷。

用自己的辛勤劳动 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淳化县胡家庙庄里村的张小军,从小就先天性失聪,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家里一贫如洗。8年前,经人介绍,与腿部患有疾病的西安姑娘杨茹在亲人的一片反对声中成婚。“这一家子日子咋过下去呀!”乡亲都为这家人捏了把汗。

面对所有人的担心,张小军却笑了。“只要肯下苦,再穷都会有个样!”

结婚之后,村上为他们争取到了1000元的扶贫款。张小军夫妇便栽植了3亩半的果园,家里的光景也渐渐有了起色。“现在小军已经被我家人认可。我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杨茹笑着说道。

学手艺 为脱贫助力帮忙

习惯了劳作的张小军夫妇并不满足于此,还萌生了做豆腐加工的想法。开始向附近有名的“豆腐大王”张世勤学习。“架不住他的软磨硬泡,而且我也看出这娃有志气,所以才对他进行了指导。”张世勤说。

经师傅指点,张小军开起了豆腐加工坊。因为采用的是乡村古法制作,每斤豆子做不到二斤豆腐,口味纯正,很受周边群众的欢迎。

除了国家的帮助 自己要有志气

2015年,张小军家里被确定为贫困户。这让向来要强的他有点接受不了,“虽然我们两口子都是残疾人,但我们会靠自己的双手脱贫,绝不拖国家后腿!”

帮扶干部首先帮助他将家里的两相电换成了三相电,打浆机也换成了大型号。年底时,他有时甚至一天能销售20多筐,收入1000多元。

同时,张小军盖起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并为他制定了“农业+养殖+加工”的三位一体脱贫致富方案,还投放胡羊4只,目前已经发展到了7只。帮扶干部更是充分利用了张小军生产豆腐后剩余的豆渣,帮助他引进黑猪2头,按照“企业+农户”的模式,年底企业以30—35元/斤的兜底价格收购。

张小军说,“政府一直倡导‘扶贫先扶志\’,能走到今天,我觉得除了国家的帮助,更需要自己有志气。无论多么艰苦,勤劳是唯一的出路,面对苦难,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服输!”

新闻推荐

农行咸阳分行立足“三农”促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农行咸阳分行紧紧围绕追赶超越发展目标,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和“三农”政治担当,紧扣全市经济发展重点,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快调整信贷结构,强力推进多元融资,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精准...

淳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淳化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