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探索“五种模式”做活电商扶贫
本报讯(魏琳辉 赵俊峰)长武地处陕甘交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连片特困县。该县始终把农村电商作为助推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农村电商运营主体,探索出“产业合作社支撑、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融合、培训联盟促进、扶贫平台助力”五种农村电商发展模式,让贫困群众搭上了致富的“动车”。
产业合作社支撑“迈步子”
长武农村自古就有做针线活、剪纸、刺绣的传统手艺,为解决手工艺品的销售难题,让群众在家里就能凭手艺赚钱,该县枣园镇田惠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依托“倩倩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自产自销剪纸、布艺老虎、杂粮、苹果等特色产品。该服务站积极加盟公益中行项目,在公益中国、淘宝、微商、寻秦集、各小宝、陇尚优品等平台开设个人网店6家,注册“七彩惠家”和“兴农惠家”商标2个。该服务站为贫困果农、农村妇女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吸纳贫困户临时务工50多人,培训贫困群众200多人,发展电商从业人员18户。2018年实现年线上交易8000多单,交易额110万元。田惠村被评为咸阳市电子商务示范村。
龙头企业带动“拓路子”
龙头企业的落户让贫困户踏上了致富路,也克服了线上适销农副产品偏少的问题,该县亭口镇二厂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同本村的龙头企业鑫响驴业积极合作,开发销售产品3类24种,主要包括乞丐酱驴系列产品、手工艺品、马栏红长武苹果等特产食品等,解决了本地网货产品单一问题,拓宽了龙头企业销售渠道。2018年,该站点线上销售额共28万元,联系带动贫困户(包括雇佣贫困户劳动力)35人次。
生产基地融合“打底子”
为了进一步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长武县洪家镇孔头村把电子商务服务站建在生产基地,以“生产基地+电商”的经营模式,依托自建中蜂养殖基地,销售土蜂蜜、黑枸杞、莱籽油、胡麻油、自磨面粉、山地核桃等农特产品,注册了“坤德济生”品牌商标,将“山货”通过互联网变成了“网红”。自2016年9月孔头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运营以来,线上销售额约43万元、线下约36万元、共计79万元。该站点通过公益中国平台带动513户贫困户累计分红约4.3万元。
培训联盟促进“强基础”
让贫困群众掌握电商运营技能,是长武发展电商的“助推剂”,该县昭仁街道七里村电子商务服务站长期开设农村电商“微课堂”,为有意做电商的农民提供技术培训,通过讲授网店开设、产品开发、图文处理、文案策划等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商品的销量。同时,该站依托培训提供的交流平台,组织学员成立农村电商“小联盟”,联盟成员通过交流经验、产销合作抱团取暖,实现互利共赢。该站自2018年4月成立以来,累计销售额30多万元,共开展农村电商培训50期,160余人次。
扶贫平台助力“带脱贫”
近年来,该县借助公益中国等电商平台优势资源,积极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与平台对接,解决农产品上行问题,同时利用平台竞争倒逼生产环节的标准化。其中,“公益中国”平台以中行员工及其大客户团体的消费需求为消费端、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供给端、通过脱贫助理人对贫困户进行帮扶。目前,该县在“公益中国”平台累计实现线上销售额1500多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102万余元。截至去年底,该县共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地域特色的网店、微店220多个,线上交易商品260多种,全县物流快递实现单量488.1万单,实现线上交易额约8600万元,其中农产品上行单量98.6万单,实现销售收入约3000万元。(B)(12)
新闻推荐
亭口水库大坝高忠摄吊梁安装吕智熊摄输水洞施工工地一角杨玉田摄战高温确保质量一丝不苟大坝建设高忠摄建造大梁...
长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