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胜塬苹果的“四次突围”

甘肃日报 2018-10-06 07:00 大字

本报记者安志鹏

宁县早胜塬是庆阳境内第二大塬,包括早胜、平子、良平、米桥、中村等乡镇。这里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蓄水能力强,土壤富含钾、钙、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具备生产优质苹果的各项指标。

然而,在这样一个非常适合苹果生长的地方,苹果产业的发展之路走得并不顺畅。从自由发展到政府强推再到企业运作,从群众“自给自足”到“明栽暗毁”再到变身股东,苹果产业在早胜塬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历经“四次突围”。

20世纪80年代包产到户后,宁县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苹果作为一个不算产业的产业,开始走进寻常农户家。

“那时候的苹果以国光、秦冠为主,主要供家里人吃,顶多就是换点粮食。”宁县果业局局长范红年说,当时整个早胜塬种苹果的家庭最多1000户,每户不超过2亩。

良平镇赵家村党支部书记赵珍虎一家,是早胜塬第一批栽植苹果的群众。从1981年开始,赵珍虎的父亲连续多年到陕西长武、彬县等地赶麦场,每次回家都给孩子们带点早熟果子。后来,老人学着陕西人的样子,栽了5亩黄元帅苹果。

苹果成熟后,赵珍虎和父亲用架子车拉着苹果挨村吆喝,换点粮食或零钱。“那时候没有商品果的概念,很多人只栽不管,果树长得跟扫帚一样,果品也很差。”赵珍虎说,果子大多和粮食交易,换给了自村人,几乎没有向外卖的想法。

这种粗放式的自由发展,很快让早胜塬的“第一代”苹果走向了衰败。1990年前后,赵家村11家苹果栽植户仅剩下5家;到了2000年,村里最初栽植的果树已全部消失。

据范红年和赵珍虎分析,这次苹果产业衰败有两大主因:一是认识不够,自给自足意识强烈,很多人压根儿没有把苹果作为产业来发展;二是管理粗糙,技术跟不上,很多人像种小麦一般务果子,果品低端,效益低微。

1993年前后,当地政府意识到苹果产业大有可为,开始推动发展,组织群众外出参观,统一投劳、统一投苗、统一栽植,早胜塬苹果栽植面积达到8万亩。

但群众却并不买账,政府明栽、群众暗毁的现象屡见不鲜。“当时,囤里的粮食是衡量一个家庭是否殷实的‘硬指标\’,加上种粮相对省事,大多数人选择‘朝天一把籽\’,不愿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苹果产业上。”早胜镇曹家村村民刘继荣回忆道。

(转2版)

新闻推荐

长武妇计中心开展义诊服务活动

本报讯(高宝兰记者刘亚茹)9月14日,长武县妇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以“创建文明县城,守护碧水蓝天,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义...

长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