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昭仁街道办 脱贫外有拉力内有动力
本报通讯员王英记者肖光豫
扶贫,重在扶志、扶智、扶技。脱贫攻坚中,长武县昭仁街道办一方面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养殖大户+贫困户”的方式为群众脱贫致富助力,一方面推行“以奖代补”措施,使脱贫这部工作车外有拉力内有动力。
虽然是周六,但长武县昭仁街道办政务群里的两张照片却鼓舞人心。一张是小东庄村党支部书记成胜利和几个村干部汗流浃背,挖着水渠。另一张是许多群众参与劳动,卸运水管。
原来,小东庄村立足林地资源和群众养殖经验“双丰富”的优势,成立了兴业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牵头、合作社运营、贫困户入股的模式,计划养牛100头,养羊500只,带动贫困群众30户。目前,羊入栏300只,牛入栏50头。依托这种模式,七里村的葵花、洋芋,李家村的山羊,杏坡村的乞丐醤驴等产业已经形成。
席淼是南关村一名年轻党员,也是一个养猪大户。今年,南关村党支部确定,通过席淼的养殖场带动19户群众脱贫。贫困群众以扶贫贷款资金入股分红的方式参与养殖。“以往是为自己奋斗,现在肩负着群众的期望,感觉责任更大了。”席淼说道。
近日,昭仁街道党工委特别制定了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奖励补助实施细则》。这部细则拟定补助对象为全街道2017年度在册在库建档立卡贫困户,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涉及贫困群众自主发展的许多方面,目的是要通过奖励补助,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引导他们有尊严、可持续地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地处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正在织起针对鳏寡孤独等特困群体的“安全网”,走出一条“幸福院集中安居、光伏稳定增收、社保综合托底、台历动态监管”的特困群体一体化脱贫路...
长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