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甫 在 渭 南□丁启阵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宰相房琯因为贺兰进明的进谗、排挤,被贬为邠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彬县)刺史。杜甫跟房琯是布衣之交,替房琯说过话,因而遭到连累,被撤掉了他平生最重要的职务、相当于监察部门官员的左拾遗,出任华州司功参军。华州即今天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司功参军相当于现在市政府秘书长一类的职位。时年,杜甫四十七岁。
杜甫出长安城西正门金光门,往华州赴任。想起去年四月自己逃出被安史叛军围困的长安往凤翔(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投奔新任皇帝肃宗李亨,也是从金光门出的城,感慨系之,写了一首诗,题为《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诗中有“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四句,表达了心中对贺兰进明的愤怒和对朝廷的眷恋。
金光门距离华州一百八十余里,时当盛夏,天气炎热,不难想象,杜甫这一路走得辛苦,走得郁闷,身心俱疲。
从乾元元年六月离开长安到华州上任,至次年七月弃官离开华州,携家到秦州准备隐居事宜,杜甫在渭南的时间,前后共一年有余。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杜甫的处境很窘迫,但他感慨时事、忧愁苍生、怀念亲友,先后写下了三十多首诗,其中《赠卫八处士》《洗兵马》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数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可见,渭南这一年,是杜甫平生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杜甫这一时期的若干诗歌,也给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的渭南地区的山水景物、风土人情留下了珍贵的形象和记录。今天我们赞叹“三圣故里”渭南丰富深厚的历史人文遗产,不能忽略了诗圣杜甫及其若干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
这里我根据历代学者对杜甫这一时期诗歌创作时间的编年认定,按照时间先后,进行简单的介绍——
被贬华州,心情不好,感到孤独,杜甫不禁想起了跟自己有相似遭遇的老朋友高适。因为奸臣李辅国的嫉恨、谗毁,已经做到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的高适,被调回京城,改任掌管太后、太子家事的太子少詹事。杜甫在题为《寄高三十五詹事》的诗中,表面上是责怪飞黄腾达的老朋友疏远自己,不给自己写信,“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实际上主要是表达跟高适间的惺惺相惜之情。
华州郑县官道旁有一条名叫西溪的水流,溪水清澈,景致不错,溪边有座亭子,名叫“西溪亭”。杜甫写了一首《题郑县亭子》的诗,“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表面写景,实则寓意小人趋炎附势、君子孤独忧伤。
初到华州,出门就能看见华山。杜甫写了平生第二首题为《望岳》的诗,从“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等诗句看,杜甫当时并没有登上华山,但是准备到秋天天气凉爽些时再登山。诗中“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是对华山形势的生动描写。
虎落平阳被犬欺,被逐出朝廷的杜甫,在华州不但没有遇到能赏识他的才华并加以礼遇的顶头上司(他人招待一顿饭,杜甫都会郑重其事将其写进诗歌,但这期间的诗歌只字未提及郭姓刺史,可见这位顶头上司完全不把当时已经诗名很大的杜甫当回事,没有丝毫的体恤优待),反而受到了欺压。一首《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形象地表现了他当时公务的繁重和生活的艰苦:“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蹋层冰!”天气炎热,食欲不振,夜间毒蝎横行,苍蝇飞舞,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有处理不完的公文案子!杜甫显然是惧热体质,恨不得有块冰,赤脚踩在上边。日后的一代诗圣,当时完全是一幅苦逼小吏的囧相。
杜甫关心时事,希望安史叛军早日被剿灭,写下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留花门》等诗篇。
被梁启超誉为“情圣”的杜甫,这个时期也没有忘记思念、惦记众亲友。想念不知死生、天各一方的兄弟姐妹,见《遣兴三首》;看到一匹瘦马,想起好友房琯,见《瘦马行》。当然,杜甫也自伤孤独。《独立》:“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这一时期,杜甫也并非日日在愁眉苦脸中度过,他到过蓝田,有过跟朋友饮酒的快乐时分,有《九日蓝田崔氏庄》《崔氏东山草堂》等诗为证。
进入冬季,杜甫的思念并未冬眠,一首《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何人却忆穷愁日,日日愁随一线长。”“孤臣此日肠堪断,愁对寒云雪满山。”表现了他对任左拾遗时同僚的思念之情。
冬末杜甫告假去了一趟东都洛阳,可能是到老家陆浑庄处理家事,在湖城县东遇到老朋友孟云卿,在刘颢家里住宿,被盛情款待了一顿,酒醉饭饱。“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感慨一番。
这个冬天,杜甫有口福。在阌乡县,姜姓县尉招待他一顿难得的生鱼片、白米饭。因为招待热情,给杜甫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他在《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中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生鱼片的制作过程,“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嘴春葱。”阌乡县热情招待杜甫的不止姜姓县尉,还有秦姓县尉。
这一时期,杜甫写了《忆弟二首》《得舍弟消息》《不归》等诗,表现了对胞弟和客死他乡的一位堂弟的强烈思念与悼念。他也表现了对时势的关切,写了《观兵》《洗兵马》等诗,其中《洗兵马》一诗喊出了“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两句,表达了他对和平的渴望。
杜甫于初春时节从洛阳返回华州。这一路上,杜甫的诗歌创作大获丰收,“三吏”、“三别”都是这七百里左右道路上的见闻之作。
著名的《赠卫八处士》一诗,一般学者都将它系于上一年冬季,但是诗中“夜雨剪春韭”一句,分明说的是春季,据此可以把它放在这里。“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感慨,“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简单饭菜,“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伤感,都足以令人一读难忘。
这一趟洛阳(巩义古时候属洛阳,今归河南省郑州市)至渭南华州的旅途,对于杜甫、对于唐诗、对于中国文学史,都意义重大。
又到了夏天,杜甫讨厌的夏天。
从洛阳故里回到华州的杜甫,很快便发出了感叹。《夏日叹》,“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干旱的天气,尚未平定的安史叛乱,令杜甫忧心如捣。《夏夜叹》,“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夏夜纳凉又想起了战乱,想起了远离家乡的士卒……这真是日里忧夜里愁,忧愁未有尽头。
《旧唐书》记载,这年(759)四月朝廷因为久旱,“徙市雩祭祈雨”;《资治通鉴》记载:“时天下饥馑,九节度围邺城,诸军乏食,人思自溃。”《旧唐书》本传:“甫为华州司功,属关辅饥,弃官客秦州。”唐朝自帝王至士大夫都以汉朝为学习榜样,官员可以自行弃官而去,不会加以追究责罚。杜甫就是利用唐朝这一宽宏大量的制度,立秋后不久即弃官离开华州,携家前往秦州,终其一生未能再次回到渭南。一首《立秋后题》有“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应该是准备弃官时表明心迹的一首诗。
杜甫一生,早年几次长途漫游,晚年为避天灾人祸,携家漂泊西南、荆湘,用王安石的话说,是“饿走半九州”,到过的地方不少,居住过一年以上的地方,除了渭南,还有巩义、洛阳、齐赵间(应该是兖州)、长安、成都、夔州(今重庆奉节)等。但是,渭南时期是杜甫人生命运中比较不幸的一年。古人云,国家不幸诗家幸,我们可以仿照它说一句:杜甫不幸,渭南幸。这一年里诗圣杜甫所创作的近四十首诗歌,精品不少,内容丰富,渭南人民与有荣焉!
新闻推荐
2016年9月24日,西安交响乐团户外公益演出在大雁塔北广场举行。本报记者赵晨摄咸阳湖风光。王保卫摄秦兵马俑。资料照片黄...
彬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彬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