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深度融合让产业扶贫扛“大旗”

咸阳日报 2018-05-26 10:06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席博平)今年以来,彬县加快建设“三变双五”扶贫产业园,培育壮大扶贫产业,力争年底实现贫困村退出22个、稳定脱贫8655人。

彬县按照“壮大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批、转换一批”的思路,扶持15个扶贫产业园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逐步做大做强。通过实现“三变双五”扶贫产业园全面发展,已建成15个重点产业园涉及10个镇(办)43个村,规划总占地面积8.38万亩,计划总投资23.64亿元,完成投资11.02亿元。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分红、劳动增收等途径,兑付群众和村集体各类收益5398.43万元,带动4212户14718名贫困群众实现收益1491.9万元。

该县布局15个差异明显的产业园区,形成了五个优势产业带:北塬的农业综合产业带,主要发展优质苹果、烤烟和农产品加工;南塬的粮畜综合产业带,主要发展粮油、苹果、养殖和优质小杂粮;南部的林药综合产业带,主要发展生态林、牧草、中药材、干杂果和小麦良种繁育;川道的瓜果蔬菜产业带,主要发展优质露地及设施大棚果蔬;山坡的柿草综合产业带,重点发展柿子、大枣和牧草种植。

目前,15个园区一期占地8.38万亩,累计完成投资11.02亿元,覆盖了果业、蔬菜、养殖、观光农业、田园综合体等领域。

全力抓好义门康泰养殖专业合作社、北极融诚、水口丝路天台等6个扶贫产业园,先行先试,积极推行“三变双五”扶贫产业园发展模式,已有15个“三变双五”扶贫产业园基本建成,计划至2018年底,“三变双五”扶贫产业园发展到20个以上。

为了破解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该县出台了《彬县金融支持“三变双五”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县政府设立了4000万元的风险担保基金,撬动农商银行工商银行贷款4亿元,已协调为融诚、丝路天台、太峪海越、龙高裕才、韩家正昊等各产业园,累计提供了4050万元的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支持,为园区做大做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去年开始,县委、县政府5批次组织干部赴贵州实地考察,抽调专职人员5名,财政列支50万元专项经费保证改革顺利开展。保障“三变双五”模式顺利推行,确保“三变双五”改革持续健康深入推进。

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各镇办党委把园区覆盖区域产业相同(相近)、地域邻近的若干个村联合起来,实行“组织联建、会议联开、工作联管、考核联评、发展联促”的机制,要求联村党委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委联席会议,重点研究解决产业发展、园区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以及产业扶贫中出现的新动向,做到堡垒共建、资源共享、信息共用、抱团发展,实现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及精准脱贫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B)(14)

新闻推荐

彬县健康电视专题栏目开播

本报讯(孙永琳)日前,彬县太峪镇拜家河村村医秦维彬在微信朋友圈热情推介《健康彬州》电视专题栏目,建议广大网民按时收看。为...

彬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彬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